9月,广州市有车以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有车以后”)完成了第三轮融资,成为近年来汽车新媒体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之一。有车以后前后共三轮融资,是国内移动互联网汽车垂直领域估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不到两年时间,有车以后拥有了超过1000万移动汽车用户,完成了三轮融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清博特别邀请了有车以后的创始人、CEO徐晨华先生,请他分享有车以后这两年时间里飞一般的故事!
两年不到,手握超1000万移动汽车用户
截至2016年9月,有车以后旗下“有车以后”、“一起去SUV”以及“什么豪车值得买”三大微信公众号吸纳了近1000万精准垂直用户,同时公司旗下的“一起去SUV”APP已拥有170多万用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专注于SUV市场的汽车APP新媒体;此外,有车以后新媒体内容矩阵也覆盖今日头条、搜狐客户端、网易客户端、新浪客户端等平台,日均影响用户超过5000万人次。除了日活粉丝排名全国第一,有车以后在各大垂直榜单排名也经常高居榜首。
清博:这次融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的?达成融资有什么契机吗?
徐晨华:事实上,这轮融资我们从5月14号就开始洽谈了。这三轮融资,我们都比较顺利,有几个原因:第一,内容创业,新媒体是风口;第二我们是近半年国内汽车类垂直媒体的第一名;第三,团队的商务能力比较强,本身能够给到投资方的信任感比较强;第四,我们之前投资方的背景有代表性,比如蓝色光标上市公司的背景、梅花创投国内前十大投资机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团队的能力,因为我们这轮已经属于中后期投资了,还是要看用户量、活跃度、商业能力,在资本的寒冬,我们的数据足以支撑投资人的信心。
清博:您没有对外披露这轮融资金额,方便透露一下吗?
徐晨华:的确,我们没有打算对外披露具体金额。我们这一次和投资人商量过了,因为现在虚假宣传比较严重,另外我们想低调一点,所以并没有去透露具体的金额。至于融资金额,4家主流基金入股,肯定要超过前两轮,应该算得上是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新媒体融资之一吧。
汽车新媒体的吸金能力已得到证明,而从传统媒体到PC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每次技术更迭伴随着大规模的用户迁移。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渠道、内容、技术和阅读体验截然不同,尤其是在传播从“广播生态”走向“精细化生态”的当下,传统媒体并不能满足用户,旧媒体在移动端的表现也不尽人意,这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媒体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加速机构化、平台化,打造现象级内容IP
但微信公众号新媒体从自然生长到资本疯狂进入,今年已是洗牌年。投入变了、格局变了,新媒体的发展战略、资源、人才、内容都会随之提升,未来一定会出现现象级的内容、栏目,成为吸引流量、用户和塑造品牌的新引领。
有车以后成立15天造就第一篇10万+爆文,打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现象级传播。52天获得第一笔风投,一年内获得第二轮2400万融资,成为首个登陆央视的微信公众号……依靠优质内容和微信订阅号的早期红利,特别是流量向移动互联网的转移风口,有车以后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崛起。
清博:从广州《新快报》离职创业,选择汽车新媒体这个领域,感觉您是势在必得,请问之前您都做了哪些考虑及规划?
徐晨华:我们的团队来自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第一财经日报、汽车杂志、太平洋汽车网、久邦数码、啊车网等国内一线汽车媒体以及互联网公司。创业前我在媒体待了十余年,不打无准备之战,我们对内容生产、整个汽车行业和中国的汽车用户都非常熟悉;对传统媒体的衰落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有切身体会,这个大趋势下做出这种选择也是顺势而为。
有车以后已经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阅读体验的内容体系,无论是话题内容、包装形式、阅读场景,还是IP形象的打造,都刷新了汽车媒体原有的模式。不少业内人士也预估未来会有一批大号完成从自媒体到媒体机构的转型,有车以后打造的多个现象级传播事件,是汽车垂直领域在这个转型趋势中的典型案例。
徐晨华与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右一)
清博:有车以后的创始人都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历,这样的背景对你们创业有哪些帮助?是否传统媒体人转型自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
徐晨华:单就内容创业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人转型做新媒体确实有优势。一是内容制作我们有经验,选题、采写、版式等流程都轻车熟路。同时,对行业的理解、对传播生态的理解以及人脉资源的积累等,都有比较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大部分成功的新媒体创业都来自传统媒体人。
未来的有车以后将是“大而强”与“小而美”的融合。一方面满足用户对内容“精细化传播”的个性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现象级IP和强大的传播矩阵进行覆盖。
公司转型:垂直汽车社群数据型公司
移动互联网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在大数据挖掘方面更是如此,比如微信公众号不同于其他平台,用户主动‘订阅’的行为黏性更高,沉淀更稳。既不是‘用完即走’,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平台内容分发,每一个用户的画像、阅读习惯、地理位置等都可以标签化。
清博:有车以后发展迅猛,您觉得最关键的因素在哪里?
徐晨华:我觉得我们团队比其他更拼一点,加上我们每一步都踩得比较准。早期赶上了微信公众号红利,一面世就产生了10万+的爆款文章,成立不到两个月就获得了上市公司的天使轮投资,在内容创业和移动互联网广告转移的风口又获得了盈利和第二轮投资,而在自媒体加速洗牌、裂变升级的前夕,我们顺利拿到了第三轮融资。可以说我们在整个新媒体创业大潮中始终领先半步,而且每一次重大决定都迅速而坚决。
未来新媒体的竞争一定是大数据的竞争,汽车类新媒体的竞争制高点将是汽车用户的大数据挖掘分析的竞争。
有车以后将逐步向中国移动互联网汽车用户数据第一迈进,由于内容产量和制作水准已经机构化,有车以后将快速覆盖微信公众号、论坛、APP、WAP网站,并且这些渠道和平台之间的数据打通,构成整体的移动用户资产。
有车以后通过公众号内容和流量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初具画像的用户。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的二次开发,对用户进行沉淀,并借助微信便捷的支付等拓展功能等,进行衍生产品、内容电商等的开发,将用户变成持续稳定的、极具价值的社群。
清博:有车以后是如何管理社群的?目前有多少个社群?
徐晨华:我们有专门的用户运营团队。新媒体的用户运营和传统网站本质上是一样的,首先是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其次是做好适配移动端的产品体验,还要把握好移动用户的特征。
清博:那您觉得从事新媒体的运营应该具备哪些气质?你们最看重什么样的员工?
徐晨华:首先是年轻,我比较喜欢90后,尤其是愿意接受新事物,敢于脱离传统圈子的年轻人;其次是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承担风险挫折的抗压能力以及足够好的判断力和商业嗅觉。我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但也很简单,只要是靠谱的、专业能力强的都欢迎,脑洞大的、年轻的就更好了。
有车以后的洪荒之梦,加速全国战略布局
在此次新一轮融资发布会上,有车以后还公布了公司的北京战略。徐晨华也正式对外宣布,有车以后北京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一家北京+广州双总部运营、全国布局的新媒体机构。
清博:有车以后与其他的同类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在哪里?劣势有哪些?
徐晨华:互联网只认第一,未来马太效应还会更强,先入优势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目前大部分新媒体还是作坊式的,稍微大一点的会打造自己的内容团队,但我们的内容团队建设、平台体系搭建,特别是我们对技术的规划和投入是一般的新媒体没有的。第三轮融资后我们在人才、技术、电商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在北京、广州两地覆盖全国的运营布局等等都将快速拉开与其他公司的差距。
有车以后明年将力争扩张到3500万-4000万用户,深度挖掘中国快速成长的80、90后汽车用户数据和价值,并且将逐步奠定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汽车平台的江湖地位。
清博:阿里巴巴说要活到101年,那么有车以后要活到什么时候呢?你们的愿景是什么?目前对管理层实施期权计划了吗?
徐晨华:我们还小,暂未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公司的想法是希望能过好每一天,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公司的愿景是尽快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汽车平台;公司对核心员工的持股平台正在构建,三个月左右将实施完毕。
在未来三年里,有车以后将快速深入汽车产业全价值链,覆盖汽车产业的各个领域,给汽车用户、汽车公司、销售大区、经销商等提供更有效果的各种服务,逐步奠定有车以后作为移动互联网第一汽车新媒体平台的地位。
----------我发广告我骄傲----------
更多精彩,请关注!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