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功能介绍为“可能是全复旦最好玩的公众号”的微信公号“旦事记”发布文章《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迅速刷屏网络,5小时内转发量突破10万,截至11月1日16时,文章点赞量达75254。
 
但文中的负能量抒发和恶意营销嫌疑引发巨大争议,不久后知乎、澎湃等多领域出现反驳批判性文章。文章作者“小书”于10月31日推文宣布“旦事记”停更。那么,有哪些社会环境、心理认知、写作技巧、传播特征推动了这场“一无所有”的遍野叹息呢?

个人成长难以冲破阶层固化,外围圈思维引发主观认知偏差
 
本文之所以能引发网络舆论的疯狂点赞与转发,原因之一在于,激起了广大网民的共鸣心理。现代社会,阶层固化、利益格局已愈加明显且相对固定,底层民众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跻身中产。同理,文章作者来自于一个小县城,到上海上大学之后,看到上海的房价和身边家境富裕、成绩优异的同学,深感自己以后想在上海立足,何其之难。
 
这种心理其实与现阶段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一样的。当人在金字塔向上攀登的过程中,眼界越来越宽阔,身边有越来越多的精英,想要融入其中又暂时无法突破屏障,当渴望的价值一时间无法实现时,自卑感、无力感便随之产生。尤其是身边还有一群无需后天努力,便已经在家境、人脉、见识等方面拥有了较大优势的同学,让人感到深深的焦虑,因为个人的成长,无论怎么努力,短时间内都难以冲破既定的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使自卑者产生了一种外围圈思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精英社群,只能停留在圈层外围,无法与之进行深入交流,逐渐形成主观认知偏差。站在外围的自卑者只能看到精英们在家境、外表、性格、人脉、见识、情商等诸多方面的“光鲜亮丽”,无法了解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将其全部归为先天条件和不可逾越的差异,忽略了没有人天生英语流利、妆容精致、八面玲珑的事实。
 
譬如一个富二代,能引发不少人的羡慕,“富二代”的身份、地位与标签,或许是家庭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随之而来的,人们只能看到“富二代”的光鲜,但却看不到“富一代”曾经兢兢业业的付出。说到底,这属于外围圈思维而引发的主观认知偏差。


学历的社会价值有限,优越性逐渐削弱殆尽后产生的心理落差

 
宏观来看,能最终进入985、211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从小县城中出来的孩子,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生活在奖励表扬中,被家庭、学校寄予厚望,和作者一样,很可能是一个大家族甚至是一个县城的第一个高学历资优生。
 
作者在文中表示,“那时候不学习,老看漫画也能考全校第一”、“我在初中的时候,是自信得很不要脸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高中升入大学后,对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知识面的自信及优越感开始逐步消解,因为,比你优秀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在工作经验、能力面前,毕业于985、911等一流大学,也不再显得那么熠熠生辉,因为,企业更看重的是能力,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且留学生归国的也越来越多,一山总比一山高。
 
至此,那些从小成绩优秀的人,或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从小产生的优越感,便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逐步被抹平,尤其在是工作打拼中,遇到不少挫折,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打破阶层固化,进入上流社会,甚至在上海,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的时候,高学历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心理落差。
 
如微博网民@柠檬与山丘 就曾表示,“其实学历高这种优越感在离开学校之后便不复存在了,因为平台里总有比自己牛逼很多的人,我们感到无奈的是,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工作以后再怎么努力,赚钱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房价物价上涨的速度。”


“985、211”标签的简单分类与群体内部差异形成冲突,造成自我身份认同缺失

 
“985、211”的名校标签,引发了不少网络舆论的羡慕眼光,但这一标签却也意味着更深层次的区隔与矛盾。
 
北大新媒体的文章《为什么我不关注“985 211”?》对该现象分析的较为到位。即首先,“985、211”这一名校标签天然的把舆论分成了两个阵营:名校生与非名校生。而作者的那句“不得志地上了复旦”也着实戳中了非名校生的痛处。如此一来,靠着实力取得成就的非名校生,可以站在优势立场上批判一番,即便同样不得志的非名校生,也可以借着其天然的劣势,对名校生充满优越感的抱怨予以嘲讽。
 
而原本自卑式的话语带上“985、211”的标签后,也天然的带有了精英式的优越感。文中精英受挫后与起点低的同辈的对比,是导致该文中名校这个话题矛盾的导火索,更造成舆论场中名校生与非名校生两个群体间对话根本的断裂。
 
其次,即便跻身985、211了,大家也不是一类人,群体内部仍旧差异巨大。如作者表示,她来自连电影院都没有的小县城,几乎要倾尽所有才能在上海勉强付个首付,但“人家上海土著的同学家里房子都有两套了”。还有的同学“买个一万块钱的包不眨眼”、“三天两头去吃人均500的饭馆”,“五一小长假,还要出国玩一趟”。在作者的眼中,似乎这样的人才是985、211应该有的样子。
 
巨大的内部差异让作者“自卑”,最终造成了自我身份认同缺失,开始落入“怨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每天什么都不想干,回家也吃不下饭,每天只知道哭”这种自怨自艾的境地。


向下比较重建积极乐观心态,贴合鸡汤文“80%负能量+20%正能量”的定律

 
“‘认知偏差’和‘焦虑’是普遍现象,我觉得《一无所有》这篇没有营养的鸡汤文获得大量转发,应该也是某种折射。”
 
诚如作者在《旦事记停更,以及关于<一无所有>的一些话》里所说,认知偏差和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催生了鸡汤文的刷屏泛滥,一些负能量的现象描述仿佛在影射每个人的生活一角,再加上一点正能量的打鸡血灌鸡汤,这顿“文化快餐”就算是吃完了。
 
别人小两口生活各种幸福可我没有男朋友,但是我一个人生活得很好呀,有追逐真爱的梦啊!很多旧友渐行渐远互不联系,唯一的信息交流就是朋友圈的代购信息、晒娃照片……可是我还看得到你的状态更新,说明你没挂掉也没屏蔽我,我们还是好盆友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心理学博士生熊希灵认为“985、211的自卑感”来源于“向上社会比较产生的自卑焦虑”,那么文末作者就采用了向下比较重建积极乐观心态。同样聪明的男同学、领两千块工资已为人母的女同学,很显然是在社会阶层划分中低于作者的人群。
 
“世界上比你困难比你不幸的人,也多了去”这种向下比较,看看谁更惨是一种最常用的自我麻醉手法。通过对比境遇更糟的人,重建个人自信,好一点的会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继续奋斗向上,差一点的则会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好在《一无所有》作者属于前者,激励大伙儿“梦想还是要有的”。


“沉默的螺旋”导致单向观点集体爆发,群情鼎沸推进传播力

 
“沉默的螺旋”假设大多数个体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虽然在网络时代,网络“异见”的表达成本要远低于实际社交,但是随着现实关系在网络社交关系网的投射和转移,个人意见自由表达的空间被压缩,尤其在朋友圈这种熟人社交场域,沉默的螺旋仍然适用。
 
“沉默的螺旋”一方面使部分“异见者”不愿发声,因为这种主观心理的论断本就因人而异,无谓陷入漫长的拉锯战中;另一方面部分“异见者”也不敢发声,发声就很可能被那些感同身受的人贴上“富二代”、“白富美”、“高富帅”的身份标签,虽不是恶名,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谓模糊自己身份。
 
如此以来,沉默的“异见”被误解为一种默认,认同性意见集体爆发,形成“这种自卑人人都有”的假象。那些隐约或假意存在自卑感的人就更加确定了这种心理,通过评论和转发获得自我救赎和群体认同。自卑感的群情鼎沸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了朋友圈,一时间每个人都发现自己身边有几个自卑的“985、211”。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阅读原文”免费试用清博舆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