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6日起,多地迎来入冬后最严重雾霾,12省市先后出现重度霾,多地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避无可避的空气污染本应人人自危,但网络却出现了一片欢腾之势,段子和谣言成为最佳男女主角,科普和期待只能是无闻配角。
网络舆论对雾霾的反应
调侃+段子最常见
面对一次次的雾霾红色预警,微博舆论场中似乎呈现出一派“网络狂欢”的景象,尤其是各种段子齐飞,有网民无奈表示,“我们对雾霾的来临,也是尤其痛恨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目前也不能立即解决,因此,除了用段子调侃调侃,还能做什么?”
段子的大量出现,侧面反映了网民对当前雾霾的的无奈及无力的自嘲。表面上看是网民智慧及幽默的体现,但实际却是舆论狂欢中的戏仿式副产品。且如公号“全媒派”所言,“在呈现形式上,雾霾段子已经突破单纯的文字调侃,扩展到歌曲、散文、诗歌乃至图片、表情包、视频等多个维度了。”
【文字调侃】今早,我从大雾中摸索出门,在虞河路上看到一老者,独坐桌旁,肩披白褂,桌子上摆一小圆筒,里边都是签。我上前去拿起圆筒晃了半天,抽出一支递上前去,说:“老先生,人生如雾,何处是路?给解一卦吧”。老头说:“你晃我筷子干啥?我卖个早点你晃我筷子干啥?”
【歌曲——《雾霾神曲》】受不了每条高速路上,雾霾锁住车辆,锁油门,摘空挡,戴口寨,辨方向,四下里,谁在躲迷藏。佛袖难驱散雾霾灰尘,航班无法起飞,车晚点,人落泪,故乡爹娘等谁归。
【散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清你的脸。
【诗歌——《霾愁》】古时候,口罩是一种小小道具,我在这头,强盗在那头;小时候,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惧,我在这头,护士的针头在那头;后来呢,口罩是03年的集体记忆,我在这头,SARS在那头;而现在,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我在这头,却看不清,谁在那头?
【表情包】网友@好英俊的男子 自创《还珠格格》版本,刷屏网络。
涉雾霾谣言满天飞
谣言总是伴随舆情而生,无时不在,无孔不入,一方面,这是部分网民夸大、哗众取宠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凸显出网民对雾霾的恐慌心理。此次雾霾舆情中,最典型的谣言包括以下几例:
【4000流明灯下用微距镜头拍摄的雾霾视频涉嫌造谣】微博大号@悬壶问茶 辟谣称,“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80微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大约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普遍更小。普通的微距镜头连灰尘都拍不到,更别说雾霾。”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辟谣称,国内雾霾天的空气中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有三类成分:一个是铅、镉、汞等重金属类;第二大类就是多环芳烃类苯环的有机物,这类分子物大多是致癌的;第三类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有一些生殖生育的危害。这些都是慢性的长期伤害,不会快速夺命。
【雾霾产生的病毒侵害儿童】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雾霾自己能产生病毒。(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免费、每周迭代的舆情系统,超10000用户的选择,yuqing.gsdata.cn)
此外,“雾霾会让新鲜肺叶在6天内变成黑色”,“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超级细菌’人类面临无药可治”,“内蒙古风电‘偷走’北京的风导致雾霾加剧”等都属谣言。
关于雾霾的科普教育
虽然“雾霾”一词早在2013年就成为了年度关键词,但是对部分网民来说,雾霾仍然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对雾霾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从网络中不断流传五花八门关于雾霾的谣言就可见一斑。在此情况下,媒体和意见领袖承担了舆论引导的主要责任,相关宣传部门也致力于科普教育,引导网民正确科学认知身边的雾霾,保持理性心态,避免恐慌情绪。
第一种科普信息是告诉人们“雾霾是什么”。12月8日,@成都晚报 发布“涨姿势”贴,告诉网民如何区分雾和霾。21日,@新京报 评论““中国不存在雾霾”?不能再让这种论调遮蔽人心”,彻底否认了“雾霾就是雾”的错误观点,并强调雾霾对生命健康的危害。
第二种是提示网民如何有效防霾。19日,@中国新闻网 全面分析口罩的分级、分类、佩戴知识,提示网民“不是所有口罩都能防霾”。20日,微博超级头部用户@营养师顾中一 发文《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解说了雾霾天气下日常饮食、锻炼的注意事项。21日,@法制晚报 发布测评视频微博,解决民众关于“车内循环、防霾滤芯、净化器哪个防霾效果好”的疑问。
冷风在路上,期待雾霾被驱散
21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持续多日的雾霾将从今天夜间开始在降水和冷空气影响下逐渐散去。午间,@气象北京 实况跟踪,“号外!目前冷空气正处于中蒙边界附近!”一时间,冷空气成为全国人民热烈盼望的“座上宾”,颇有一种“喜大普奔”之感,相比呼吸之痛,严寒算得了什么,南风、北风能驱散雾霾的就是好风。
微博网民纷纷期盼大风天早日到来,@郝大板儿 表示“小时候最讨厌刮风,现在只求风婆婆常驻北京”,微博超级用户@乔志峰 同样密切关注“冷风”的到来,并调侃“现如今什么最受欢迎?风肯定排在前列。”“等风来”似乎成了微博平台的另类“锦鲤”,成为多数网民共同的愿望。
从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免费、每周迭代的舆情系统,超10000用户的选择,yuqing.gsdata.cn)监测“等风来”。时间段为21日15时至16时,情感属性图中正面情绪占比31.39%,比负面情绪高出10个百分点,雾霾语境下,网民无法完全避免对雾霾的厌恶和抵触,但是又对“等风来”充满希望和期盼,毕竟“等风来”是目前最快速有效的驱霾方式之一。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雾霾驱散在即的欣喜之中也透露出了些许的无奈,在治霾举措短期难以见效的情况下,不管是群众还是有关部门在大霾之前均是无计可施,唯有等待自然之力驱散。但是也应相信,官方对雾霾的重视程度及所采取的举措,将来人们或许不用再眼巴巴地守望着这一点点冷空气的到来,而是真正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想加入清博舆情朋友圈微信群的朋友,可加客服号清博小舆微信号(qbxy001),回复“拉群,清博舆情朋友圈2群”便可成功进群。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