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17时20分,功能介绍为“论一切”的微信公号“深一度”,推送原创文章《【深度聚焦】倒在导师饭局后的研究生:5桌师生干掉25瓶白酒》,稍后被手机凤凰网、网易新闻客户端转载报道,进而跨平台传播至微博,引发舆论场热议。

 

通过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免费、每周迭代的舆情系统、超10000用户的选择,yuqing.gsdata.cn)监测“研究生饭局后猝死”,时间段为19日0时至17时,中性情感占比62.07%,虽然猝死结果堪称悲剧,但中国社会中酒桌文化根深蒂固,网民对此习以为常,围观态度占据主流,也有部分网民对此提出严正批判,呼吁早日取缔酒桌恶习,类似负面情感占比6.98%。

 

注:图片来自清博舆情

注:图片来自清博舆情

 

舆情走势图显示,舆情热度在19日20时达到第一个峰值,3783万粉丝的@中国新闻周刊 于9时余报道相关信息再掀热议,@新京报 快评《研究生醉死导师饭局,学校不该急于撇清责任》迅速突破10万+。17时,微博热度到达顶峰,源于部分网络大V的积极参与,如网络大V@安崇民 称,“朱教授称,从当晚饭局上的情况看,史国平比较兴奋,目前还不清楚导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注:图片来自清博舆情

注:图片来自清博舆情

 

热门主题词中,“史国平”“研究生”“导师”是事件的参与主体,“饭局”“宿舍”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地点,“师生”关系、“大学”氛围、“聚餐”情节则是网民延伸讨论的焦点。

 

注:图片来自清博舆情

注:图片来自清博舆情

 

舆论聚焦

指责我国酒桌文化及肆意劝酒行为。中国人的酒桌文化,最初只想表达主人的好客与热情,即主人尽到地主之谊后,人与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直到近些年,媒体频繁曝出因强行劝酒喝酒致死案例,导致我国酒桌文化不断饱受诟病,酒桌文化也在社会的演变下,开始“物极必反”,直至变成了一种游戏规则,与个人前途挂钩,影响着他人对你的看法,仿佛只有喝得越多越厉害,才越有面子。

 

研究生的去世,舆论除了为他惋惜,可怜他的家人之外,更多人是对我国酒桌文化的指责及对“劝酒”文化的质疑。网络大V@于赓哲 便表示,“见了酒桌和劝酒就难受。从不劝人酒,也不希望任何人劝我就,尤其是‘不喝我就跟你翻脸’,那你翻好了。”微博网民@ShauNy丶:“中国的酒桌文化个人真的不喜欢。”

 

白酒数量引争议,18瓶25瓶傻傻分不清。传统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信息不统一,部分舆论质疑媒体存在标题党的行为,忽略事件真相,意图误导舆论。首先,白酒数量成为舆论聚焦点,有媒体报道称,该饭局共消费了25瓶白酒,也有媒体称,是18瓶白酒,但是有网民清算菜单表示,应该是13瓶白酒,特种兵是非白酒,只是生榨椰子汁。

 

 

其次,有网民认为部分媒体夸大事实,诱导网民错误认知,@也许如果然后 指出,“‘26岁研究生倒在导师饭局后:五桌师生干掉25瓶白酒’这个标题存在暗示意味,因此媒体没有报道全面,昨天的新闻原文是导师并没有劝酒。” 还有网民举报@新京报 散布不实信息,指责其哗众取宠,扰乱舆论导向。

 

 

喝酒需量力而行,当事人自制不足。部分网民就新闻内容质疑“劝酒”一说,指出造成这种极端结果,当事人也具有一定责任。微博平台上,@头条校园 发起相关投票,26%的网民认为喝酒需量力而行,具体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第一,新闻内容明确表示“老师说‘要喝好,要喝多’”,本是一句烘托气氛让学生放松的话,并没有执意灌酒,不存在导师无视学生健康胁迫其喝酒的事实。第二,疯狂劝酒的导师和同门少之又少,当事人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身的酒量有一定认知,“量力而行坚持不喝多不会出事”。

 

 

想加入清博政商民情大数据微信群的朋友,可加清博小舆微信号(qbxy001),回复“拉群,清博政商民情大数据3群”便可成功进群。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