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在一天之内成为朋友圈大爆文,也在短时间内遭到不少质疑和批驳。500万+的阅读似乎戳中了不少人的情感痛点,反驳文的10万+也形成了多元视角的专题舆论场。

 

7月23日15时余,微信公众号“张先生说”推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并迅速在朋友圈里刷屏,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与讨论,有自媒体文章显示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528万,留言接近2万,单篇涨粉8万多。

 

注:来自清博指数(www.gsdata.cn)


注:图片来自网络

 

伴随文章的广泛流传,部分观点引发争议,8个小时后,一篇题为《你欠所有的北京孩子们一人五套房》由公众号“四九城”发布,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陆续发表的反驳文章还包括《北京,有2000万人在勇敢生活》、《北京,有2000万人在真实生活》等。 


注:来自清博指数(www.gsdata.cn)

 

新浪评论发起投票“你是否支持假装在生活这个说法?”,8416人参与者中有4632人投给了“不支持,生活靠自己,在哪里都是真实的生活”,占比达到55%。

 

注: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清博舆情监测系统(免费、每两周迭代的舆情系统、近30000用户的选择,yuqing.gsdata.cn)监测 “北京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数据获取时间段为7月24日11时至18时,@袁国宝V、@黄胜友 等意见领袖均参与讨论,且多数持否定意见。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从重要舆情图来看,原文文章标题成为热点搭车必备,衍生出的本地人与外地人关系、房价与归属感、城市生活节奏等话题引发网民极大的讨论热情。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热门账号显示,@人民日报、@中国之声、@新周刊 等媒体均表示关注,其中@人民日报 转载“北石同学”文章《北京,有2000万人真实在生活》点击阅读量突破29万。

 

注:来自清博舆情系统(yuqing.gsdata.cn)

 

1


不少文章都谈到了大城市的人情冷暖,相比乡村生活中街坊邻居一起买菜、一同乘凉的熟人社会,大城市的确多了一分淡漠和疏远,这种距离感源于城市的大、生活的忙和亲朋的少,在生病无助时,城市的“凉薄之感”可能会更深一分。

 

但是也有人表示人情社会的淡化也意味着规则秩序的建立,不同于小地方的关系社会,大城市在规则和流程上的透明,断绝了人情的生存空间,为更多人提供了公平成长的平台。

 

与此同时,人情的淡漠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少有人单纯因为陪伴而打扰你的独处时光,必要的社交活动也总能随遇而安。

 

城市新移民的最大痛苦莫过于买房,连年上涨的房价让部分人望而却步,让部分人逃离北上广,似乎也成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天然鸿沟”。每个北京土著都有房,甚至有5套房,这种观点显然是值得商榷的。选取特例样本作为典型,无疑会遭到舆论反驳,除了“你欠所有的北京孩子们一人五套房”这种言论,更多人表示“房租暴涨不是外地人在承受,本地人一样在承受。”

 

注:图片来自网络

 

城市的发展和更新依赖于外地人和本地人共同的付出和建设,小到五花八门的早餐,大到商界精英高级白领,他们可能存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冲突,少数本地人抱有地域优越感,但是伴随群体间日益密切的往来,城市的显著进步,外地人和本地人的隔阂正在逐步瓦解。

 

2


灯火通明、昼夜难分的都市生活中,生活的节奏持续加快,个人生活被工作生活不断挤压,朝九晚五对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天方夜谭”。但这似乎是现代化社会的普遍现象,如很多人所言,“把北京换成上海深圳,一样是成立的”,因为社会的急速发展正是千千万万人的不辞辛劳所换来的。

 

在繁重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疲于奔命、疏于人情,有人在上升过程中难抵瓶颈之痛,有人还没在打拼过程中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人像樊胜美一样被困在房子的迷宫中,“十分的渴望,万分的失望”,不得不感慨生活的不易。

 

这种生活的疲惫和落差很容易激起城市打工族的共鸣,没有时间和空间享受片刻闲适,缺乏朋友和家人的嘘寒问暖,向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但是,一时的“流离”情绪并没有阻止多数人留在城市中,更多人离乡背井投身北上广深。因为那所谓有钱又有闲的理想生活正是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在为之努力奋斗、拼搏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少了一些生活的从容和美好,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不断收获自己的小确幸。

 

从地下室搬到单人间,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从孤身奋战到并肩作战,城市的机遇和发展可能淘汰了一些人,但也成全了无数人。

 

北京可能只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模型,生活不易是多数人共同的命题,在片刻的吐槽和埋怨后,更多人选择继续前行,毕竟希望和前景是城市的主旋律,而生活的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的能力和心态。

 

注:图片来自网络

 

3


“假装在生活”似乎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内心,唤醒了他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回望自己略显机械的生活,想到那句“生活在别处”的鸡汤,“心疼自己三秒钟”,随手转发下使文章阅读直冲500万。

 

注:图片来自网络

 

“假装在生活”也遭到不少舆论的反击,“认真地生活”“勇敢地生活”“脚踏实地地生活”,否定的不是这个现象,而是“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这个结论。因为生活因人而异,不可否认,可能有部分人麻痹于现实生活,物化为社会运转的一颗螺丝钉,迷失了方向和情感,但是也有很多人为了星辰大海在挥洒血泪汗。

 

外地人去北上广是一种选择,可能是为了骨感的理想,可能是为了丰满的生活;逃离北上广也是一种选择,发现骨感的理想难以支撑,发现离乡背井的生活并不那么丰满;假装在生活或者炽烈地燃烧还是一种选择,是个人的生活态度,而非一个城市强加于人的面具。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yuqing.gsdat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