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罗永浩和papi酱分别停更得到与分答里面的付费栏目,接连的两个新闻将很多人的关注点又拉回到了“知识付费”这个话题上面。

 

他们的停更原因同出一辙,“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已经影响到自己在主业的工作状态”。

 

 罗永浩“得到”专栏的停更信

 

当时被各家知识付费APP“忽悠”过去的大V们,可能没有想到,知识内容的生产,是这么一个耗时费力的工作。

 

1

 

生产知识的难度被大大低估了

 

从他们停更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生产知识的难度,被大大低估了。

 

就像老罗停更时一位网友的戏谑:“脑补一下罗永浩的心声:我原以为这和开直播一样,谈点经验,外带讲几段相声,没想到这么难啊。”

 

对于付费的知识来说,它代表着一种专业、严谨、独到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它们都得是“干货”,才对得起用户掏出来的钱。

 

干货是什么,就是在某一个行业长期沉浸之后的总结,是全方位深入研究之后的精炼。这个词,本身就附带着“耗时”、“费力”、“稀少”的属性。

 

 放眼望去全是干货|图片来源于全景网

 

就像著名自媒体作者张五毛先生所说:“所有人都说优质内容最重要,但有个基本的道理是,优质的东西从来都是难以生产的,也不可能批量生产。”

 

对于“干货”来说,也是如此,它本来就是难以生产的、稀缺的,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

 

比如,同样是“得到”的作者——《5分钟商学院》的刘润每天需要花上6个小时的时间,只是为了准备栏目上5分钟的内容。

 

对于这些网红大V来说,付费问答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主业,却要花费与主业相当的时间精力来运营维护,结果,肯定是相当“伤”的……


 

 

2

 

知识付费,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日头条重金挖走知乎300位大V的事情在业内引起来不小的震动,知识付费领域,知乎是一个先行者。

 

定位为严肃知识分享社区的知乎,早年靠干货满满的内容网聚了大批骨灰粉丝,其粉丝质量之高为业界公认。

 

从圆桌,到知乎live,在知识付费领域,知乎一直都做得有声有色,这也与它的产品基因有很大关系。


图片来源于买购网

 

网红大V为什么会来做知识付费呢?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名人效应”,把“名人效应”拿来变现,那就是“粉丝经济”。

 

罗永浩和papi酱都是互联网红人,全网粉丝千万级别,把名人效应扩展到知识问答社区,理论上是可行的,可是最后他们都没做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做知识付费这款产品,仅有知名度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找明星打广告一样,除了知名度,还要看他与产品的契合度。

 

 图片来源于“运营控”

 

比如体育明星代言运动产品,中年男星代言男性商务产品,TFboys代言青少年产品。契合度高,才会产生好的广告效果,如果王宝强去代言LV的包会是什么感觉?

 

很显然,罗永浩和papi酱与“付费知识”类型的产品契合度并不高,一个是搞笑短视频博主,一个是在手机领域艰难创业的前英语老师。

 

对于付费用户来说,他们希望得到关于一些问题的专业解答。但网红大V们并不能解决这些诉求。

 

3

 

知识大V或成最后赢家

 

那么知识付费有没有做得好的呢?有,比如“得到”的李翔、李笑来,喜马拉雅FM的马东,以及蜻蜓FM的高晓松等人。

 

李笑来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订阅人数高达17万之巨,专栏的一年订阅费用是199元,仅此专栏,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3000多万。

 

知名媒体人的《李翔商业内参》也因异常火爆的销售额而被宝马赞助,同时登上得到的首推。

 

再比如之前蜻蜓 FM 与高晓松联合出品的付费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开播不到一周累计收听人数就超过了200万。


 

图片来源于蜻蜓FM

 

在知识付费领域做得成功的这些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本来就是知识大V,他们与一般的网红达人有比较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并不以做网红为生。

 

就像李笑来,被誉为比特币首富,早年购买挖掘比特币的经历,让他在圈子里面早就封神。

 

再者高晓松,在推出这个付费音频之前,已经做出了《晓说》、《晓松奇谈》等讲述文化历史的优质作品。

 

在做付费知识产品之前,他们本来就以自己的经历与思想创造了很多成就,在自己的行业也沉浸多年,对很多东西也具有独到与精辟的看法。

 

他们的这些特质,与“知识付费”的调性就非常吻合,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做成功知识付费产品的原因。

 

现实就是如此,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具有自己真正的见解,可以持续产出干货的“知识大V”们,才能更好的抢占知识付费的红利。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