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大金链子黑墨镜、青皮脑袋小纹身,也不用八面玲珑巧舌如簧、溜须拍马虚与委蛇,戴上小猪佩奇,你就可以成为社会人!


 

小猪佩奇出现在荧屏上后,可以说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彻彻底底的火了一把。表情包、短视频、纹身、段子、卡通手表、公仔、贴纸、钥匙扣……小猪佩奇不断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微博、朋友圈、快手、抖音视频上随处可见网民们携小猪佩奇“登台亮相,以示身份”。所谓“表情包不够,纹身秀一秀,戴上手表背上包,看到佩奇弯弯腰”引得网友直呼:“你们太会玩了!”

 

 

 

小猪佩奇为什么会和“社会人”联系在一起还得从快手说起,“社会”一词在快手上十分常见,譬如社会摇之类带有“社会气质”的视频内容深得人心,拥有这种特质的人被网民统称为“社会人”。

 

快手上的“社会人”年龄层分布广泛,且他们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即身上有纹身,小猪佩奇便被喜爱它的青少年群体作为自己的纹身,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举动引来了更多网民的效仿。一时间,小猪佩奇纹身在网络上广泛流行。

 

实际上,动画片《小猪佩奇》在上映之初便引发了舆论热议。该片因其幽默的对话、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不少网友力推这部英国动画片,称赞它老少咸宜,适合亲子教育。

 

片中的卡通人物形象佩奇是一只可爱的、长得“像吹风机”一般的粉红色小猪,这只粉红小猪凭借独特的造型捕获了不少人的芳心。该部动画片在收获国内观众好评如潮的同时,也遭受了部分舆论质疑,有网民质疑它作为儿童学前动画片的定位有误,片子的成人色彩浓郁,卡通人物处事手段之成熟甚至令“社会人”都自叹不如。

 

注:图片来源于知乎网站

 

网友的热议以及“成人化”解读和二次创作使得小猪佩奇走红网络,伴随着动画片的热播,小猪佩奇系列表情包、短视频率先刷了一波流量。紧接着,揶揄小猪佩奇是社会人的段子也开始热传。其中,最为网友熟知的便是这句——“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这个段子发端于快手、火爆于抖音。快手上最初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高高瘦瘦、身穿黑色紧身衣、戴着黑色墨镜,有的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他们纹着纹身,自我感觉良好的跳着freestyle的社会摇,脸上一副“我酷不酷、社会不社会”的表情,引来一阵唏嘘。



“社会人”与“小猪佩奇”的反萌差激发了部分人的玩梗心理。在网民不断解构和二次创作中,一只卡通人物小猪成为全民狂欢的噱头。“小猪佩奇”形象与“社会人”形象的反差带给人的愉悦感使网友不问出处地参与创作和传播,最后演变为一场“小猪佩奇身上纹”的无厘头搞怪娱乐。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玩梗创作捧红的“小猪佩奇社会人”与此前的“社会人”大为不同。相较而言,“小猪佩奇社会人”自带“萌化人心”的BGM,比深谙世事的“社会人”更受网民欢迎。网络成长一代的年轻人在《小猪佩奇》这类动画片的陪伴下长大,对动画人物的熟悉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二次创作的热情。

 

此外,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还是网民消遣之地,有学者认为,在物质相对充盈的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5后和00后,更看重对个性化趣味和对美的追求,触媒习惯呈现碎片化趋势。


而当下短视频的“个性、好玩”等特点刚好满足了这代人不喜欢随大流、追求个性化的特点。他们在把玩、创造和传播中彰显个性,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放松。这种参与出自社交需求,一方面证明自己是跟得上潮流的社会人,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氛围。

 

舆论热捧的背后是青年亚文化的变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代,光头党、嬉皮士、朋克、摇滚族、无赖青年、摩登族……被青年群体作为抵抗主流文化的方式,它们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经历了从桀骜不驯的对立到半推半就的妥协,最后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

 

到了21世纪,画风清奇一转,蜡笔小新、喜羊羊、小猪佩奇等带有纯真色彩的卡通人物形象频频占据舆论高地。少了愤怒张扬的抗争意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式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

 

这种“反抗”更容易被接受,以至于不少成年人也参与到狂欢中。历经社会磨难,久经沙场后不少网友感叹:“人心复杂,世态炎凉,还是自己太年轻!”在追忆往昔无忧岁月的同时,把对纯真人性的向往之情寄托在一次又一次玩梗狂欢与自嗨中。

 

画一只粉红小猪纹身,戴上小猪佩奇手表,嘴角上扬的行走在人群中,殷切期待着单纯的热情不因时间流逝而减褪,天真的烂漫不因世事沧桑而衰败。这,大概就是青年亚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