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带有明显反智主义的话题在微博舆论场走红,这些话题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也带来了较大的争议。具体案例如下:

 

“男子曾是理科状元考上清华,毕业后当保安。”

“美女辞掉万元月薪,扛麻袋收废品把日子过成诗。”

“海归女博士辞百万年薪,开拖拉机种田年收入破亿。”

 

整个看下来,这些话题都给人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上万的月薪,如果在三四线城市,或许可以过着较为体面的生活,却偏偏辞去光鲜的工作,扛起了麻袋收废品,还把日子过成了诗;海龟女博士,百万年薪,这或许是不少人羡慕的生活,但偏偏选择开拖拉机种地,还收入破亿。

 

类似这种出其不意的故事,永远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人神往。但不得不提的是,部分媒体或自媒体在报道这些事时,不仅采用了以偏概全、切割裁剪的手法,而且还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导向效果。

 

正如@新京报评论 所说,他们在撰写这个新闻时,不会告诉你,新闻里的海龟女博士在国内,不仅有自己的云计算公司,还开了一家现代化的农场,媒体报道的所谓的“种田”,并不是扛起锄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刨地生活,而是“把互联网的营销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技术方式一股脑儿塞到农业里来,逐一破解农业不受资本青睐、缺人才缺市场这些传统问题。”

 

而且,就算是开荒、种地、开拖拉机,她也只是偶尔做一做,所以,她并不是农民,而是一个为农民、农业服务的现代企业老板。

 

但媒体在报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知道博人眼球,赚取流量,硬是将这些故事歪曲成了打鸡血的成功学范本,若这些个例持续被夸大,很有可能给那些价值观还没成型的青少年群体带来不好的示范效应,让他们觉得,既然努力学习了,也是做保安,不努力学习,照样能把日子过成诗,那为啥还要努力呢?

 

除了上述案例外,还有类似于“大学男生毕业摆地摊日入千元,硕博士无比尴尬,一个月800”,“父亲带19岁女儿摆摊卖韭菜盒子:读大专4年花十几万,还不如做生意”,“浙大医学研究生毕业卖面包,爸妈:那你为啥还要读到研究生?”等话题也引发较大的争议。

 

这些话题带有明显的“读书无用论”的宣扬意识,若长期占据舆论场,一定程度上也会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导致轻视知识教育,重视金钱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

 

微博舆论场中,不少网民也对该现象表示反感,有网民表示,“虽然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能够延伸生命的宽度,而读书恰恰是我探索自身价值和欲望的方式,让我了解生命的高度和天花板,让我有自由的意志做出选择,这才是读书对一个人人生的意义。”

 

“读书无用论”也被视作是反智主义的变种。反智主义在知乎上有如下定义:一是对智性(Intellect)、知识的怀疑或反对,认为智性、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还有其他的诸如品行、见识等也影响了人生的成败等;二是对知识分子的轻鄙甚至敌视。

 

事实上,反智主义在我国是有着渊远的传统。在尊崇知识的主流社会中,“反智主义”作为一股暗流也时不时的影响社会走向,如“焚书坑儒”,“知识分子被划入小资产阶级之列”等。

 

部分网友将反智主义的盛行归咎于对生长环境束缚的不满,对传统道德压制的反抗。

 

韩寒曾被认为是“反智主义”的人造标杆,他少年成名后,多次发文抨击高考作文,批判当下的教育,2013年,他在博客中表示,“我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而且我觉得高考是一定要改革的,我将不遗余力的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

 

他的言论影响了不少人,曾经的安徽考生徐孟南便因受韩寒教育观点影响,为表达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满,在高考时有意选择交白卷考零分。

 

所有这些反智现象的出现,都与自身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以偏概全,无法分辨真实情况,只能靠最基本的感情、直觉、经验进行判断所导致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方法,部分人因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失败,便通过反智行为来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此外,媒体带偏也是社交媒体上反智主义盛行的原因之一。

 

2018年,韩寒在微博里谈到退学往事时呼吁网民不要学他,“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后《中国教育报》对此评论:“当年韩寒退学之后,不少人有意无意地把他的个人选择直接归因于中国教育的失败,少数媒体曾对反智主义言论过于纵容,现在到了纠偏的时候。韩寒的反思,为这种纠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

 

恰如霍夫斯塔特所说,"反智主义作为一种态度,不是单一的情感取向,而是正反情感并存,他们对理智和知识分子的绝对排斥是罕见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反智主义”的弊端,部分“反反智主义”的网民也不断出现。

 

“反反智主义”就是打着反对反智主义旗号的反智主义人士,他们的主要表现是通过对他人贴标签来完成“示同”和“示差”,也就是趋向于某一群体(大V等意见领袖)和脱离某一群体(典型的反智主义群体)。

 

那“反反智主义”成功了么?并没有。鸡汤的反面是反鸡汤么?不,鸡汤和反鸡汤都是鸡汤,鸡汤文的反面是清晰有条理的逻辑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反智主义的反面也不是“反反智主义”,反智主义和“反反智主义”都是反智主义。就好像微博网友@天生神力狗常威 所说:“反智主义和反反智主义好像在互相批斗一样,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并不是思考问题到底是什么。”

 

反智主义的反面是对知识、智性及特定载体的尊重,以及客观看待事情,批判性的思考问题。宣扬“反反智主义”的人士也因存在过度以智识精英自居的倾向而受到部分网友诟病。

 

就好像面对鸡汤与反鸡汤的探讨得出的普识结论“人很难被段子鼓励,更不可能被段子摧毁”,在反智主义与反反智主义的争锋中保持清醒并理性的认识,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好奇和敬畏之心更是被主流大众认同的的正确人生态度。

 

正如微博加V用户@蔡艺芸:“何其不幸,生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盛行且反智的年代,但是选择何种生活,依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