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7年5月20日,由两位90后媒体人创办的自媒体机构“媒通社”横空出世。短短数月,这个垂直的传媒类公号,像从斜刺里杀出的一匹野马,在强手如林的微信公号红海中逆势而上,欣欣向荣。

 

据媒通社创始人刘文涛、石迪介绍,目前媒通社旗下已经构建有“媒通社”、“新时代商业报道”和“影视猩球”三大公号矩阵,并在全网数十个平台同步分发(入驻头条号、网易号、一点号、大风号、新浪、搜狐等),每天受到近百万用户的持续关注,同时,媒通社官方网站也将于近日推出。

 

对于一个立足深度垂直观察领域的传媒机构来说,创办仅仅一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用文迪的话来说,“最初谁都没有意料到”。值此媒通社成立一周年之际,清博舆论(以下简称“清博”)邀请到刘文涛、石迪(以下简称“文迪”)二人,就媒通社的现在和未来进行了深度对话。

 

 

清博:媒通社已创办一周年,在泛媒体观察这个非常看重经验的领域,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文迪:时间过得好快,居然一周年了,感谢清博给了我们总结和爬梳自己的机会。首先,这一年来我们在媒体行业号领域收获了较大的关注,目前粉丝已经突破15万人,通过采访与合作的方式,与传媒圈内大多数媒体机构建立了良性的关系。


其次,媒通社多次在业内热点事件中发挥了影响,并不断在扩张业务范围,除了陆续进入商业和影视领域,我们的网站也即将上线。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也遭遇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困难。


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困扰在于,自媒体人过于注重效率和时间成本,经常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也让人变得肤浅、充满目的性,这其实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职业病,透支原有的一些东西。

 

清博:目前,除了媒体观察,媒通社还涉足了哪些领域,主营业务有哪些;变现模式是怎样?团队有多大规模? 

 

文迪:加上实习生,整个团队目前已经有近20人。除了媒通社本身,我们还开通了“新时代商业报道”和“影视猩球”这两个聚焦于财经和影视的公号。目前这两个公号都处在内容的精耕细作阶段,我们的采编小伙伴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寻找热点、完成采写,几乎每篇稿子都是最少2000字的深度文章。

 

 

因此我们的主营业务和变现模式还是偏传统的。具体来讲,一是来源于广告发布,这是最普遍的方式;二是与报社、新媒体等传媒机构的信息服务合作;三是承接较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创意和内容业务;四是将舆情分析等服务做成产品;五是进行线下的活动策划或视觉优化服务。目前微信公号内容变现的难度越来越高,如果我们仅仅将视野限定在狭义的传媒领域,无异于坐以待毙。

 

清博:这个时代做泛传媒观察的价值在哪里?做久了是否会有倦怠感? 

 

文迪:这似乎不是传媒业最好的时代,但泛传媒领域的确是一个富矿,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纸媒融合、门户式微、机构改革、内容分发平台迅猛发展、短视频迎来春天……这个领域每天都在发生新的故事,每月都会出现热点事件,每年都要诞生新的弄潮儿,这一切的发生让我们所做的事情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无论是之前在传统媒体写评论做编辑还是现在出来做媒体行业号,有一个大致相似的规律,即新事物总是有趣的,而当你陷入到日复一日的劳作之中,枯燥感也会随之而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领域的职业流动,事实上,新媒体人才的跳槽和转型也是很常见的行为,因此很难说哪个工作更有趣。


对于运营媒通社这样一个头部新媒体,我并不会因为站在高地观察媒体而赋予自己任何优越感,正如我们从来不支持传统媒体人仍然以陈旧的观念轻视自媒体人。

 

清博:作为头部行业号,媒通社文章的传播情况一直都很可观,特别是读者评论数总是很高,能否分享一点运营心得?

 

文迪:公号打开率降低的大趋势下,很多人认为运营比内容创作本身更为重要,这是由流量焦虑决定的。对此,我们希望在公号里构建一个活跃的传播生态,形成“阅读—留言—点赞—转发”的闭环。

 

在尝试了多种推广方式后发现,媒体观察类公号的阅读量普遍不是很高,10万+其实是较为罕见的。这种传播现状下,除了日常的社群运营之外,读者评论数和留言质量的特殊性得到凸显。我们拥有一群可爱的忠实读者,通过平日里与他们的交流互动建立了良好关系,辅以赠书活动,媒通社的评论区一直非常活跃。实际上,一本书并不具备太大的诱惑力,读者也不在乎这点小利,但互动有奖模式就像设置了一个彩蛋,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感和游戏感,增强阅读体验,让他们知道阅读是可以产生实际价值的,从而也引导他们将注意力延伸到留言和点赞上来。

 

清博:针对热点传播事件,你们做过许多舆情分析,在你们看来,当下互联网场景中舆论的演化传播有什么普遍特征吗?

 

文迪:舆情分析是我们努力打造的核心产品之一,是从第二落点深度评论类文章中细分出来的一种类别,需要更大的信息增量、更充分的数据支撑和更明晰的观点呈现。在信息泛滥的自媒环境下,将文章的时间轴线和宏观构架拉得如此宽漫的严肃表达,并不多见也不被看好,但近来我们推出的此类文章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数据,例如5月6日推出的《林建华发布道歉信前后的舆情特征与传播复盘》很快就破了10W+。这表明严肃的内容是有一定的读者基础的。

 

互联网场景中舆论的演化传播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毫无节制的滥情、记忆短暂易分散。


首先,一个事件成为热点或爆点,往往是因为其触动了人们的某种情绪。即使关于事实公众所知甚少,但也并不妨碍人们表达这种情绪。因而,汹涌的舆论声浪带有浓重的互相慰藉的色彩。


再有,关于一个热点事件的舆论焦点往往一波三折,不断转移,热点只是热点,人们也只是在追热点,并不能够借此将情绪表达转发为理性的价值对话,无力参与到兴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工作之中。

 

清博:媒通社一直在关注传统媒体的发展,为什么媒通社可以拿到这么多一手的业内信息?关于纸媒的未来命运,你们有什么新的判断?

 

文迪:一年以来,媒通社始终抱持着坚定的文字信仰、敏锐的洞察力和友好的连接方式,并因之得到了很多媒体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办了《舍我其谁:中国传媒顶级操盘手访谈录》栏目,戮力以史家之笔、赤子之心、专业之力,记录这个行业60位先锋操盘手的思想与行动。目前,该系列专访已推出36篇,在业界颇具影响力。

 

媒通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从刚开始只有一个读者群,到现在已有数十个不同类别的社群。通过这些社群,我们获得了很多一手的业内消息,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有诚意、有见地的批评意见。在此,向每一位支持媒通社的挚友和用户表示感谢。

 

关于报纸的未来发展,我们谈不上判断,只是有一些不太讨喜、不太成熟的想法:在用户整体迁移和传媒介质迭代的剧变中,纸媒凋零或是应有之义,但不是所有的纸媒都会死,大部分的党委机关报和具有IP价值的市场化报纸会幸存;报业整合时代来临,中国传统媒体的退出机制也在发生变化,即以市场需要兼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为退出前提,这将在国内各大媒体成为流行。

 

清博:新媒体时常会因内容问题而夭折,媒通社是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内容生产模式是怎样的?

 

文迪:内容风险有两种,一种是价值观上的,一种是文本上的。近日,沸沸扬扬的“二更不当推文”事件,便是典型的价值观问题。在公司一步步走上正轨的过程中,坚守自己的初衷,保持对文字的敬畏,不被“唯流量论”所裹挟,便能够避免此类问题。关于文本上的风险,则要用一套责任机制来消除,我们的每篇文字都要过责编、审校和主编三关,有点像报社的样刊审读流程。

 

内容生产以媒通社内部原创为主,外部约稿为辅。每天上午我们都会召开选题会,讨论选题和行文思路,而深度是媒通社对内容的基本定位,所以我们会用四五个小时去写作一篇文章,要求文字一定要精致,绝不允许粗制滥造。


而且,我们日常有意积累素材和资料,建立起了相对丰富的资料库,这支撑我们能够在一些热点话题上快速反应,推出同样具有深度的文章。

 

清博:微信红利在你们看来还会持续多久,公众号会是你们长久的战略重心嘛?媒通社未来一段时间的整体布局是怎样的?

 

文迪:微信公号红利还是存在的,虽然流量不像之前那么大了,但随着相关监管的深入,公号的运营环境越来越清朗,用心写的深度文章也会越来越受欢迎。公号谈不上是我们长久的战略重心,只是说作为细分领域的自媒体,媒通社的内容更适合微信公号“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


同时,我们也有入驻头条号、一点号、大风号、网易号等十余个分发平台,“新时代商业报道”和“影视猩球”的内容则更适合这些分发平台的算法逻辑,目前已在这些平台取得了超千万级的阅读数。

 

关于未来一段时间的整体布局,首先在内容方面,我们要将现在已有的几个细分领域(传媒、商业和影视)做精、做深、做细,努力成为有足够影响力的头部大号,并在广告业务上实现自给自足,暂无开拓新号的准备;


在盈利方面,我们会以项目承接作为主营业务,向文化传播公司的方向发展,面向B端提供高质量的品牌宣传服务,这也是我们提出“媒通社,连接万媒之力”的SLOGEN的原因。

 

 

清博:最后一个问题,发展到现在,请问媒通社的价值观是什么?

 

文迪:一直以来,媒通社都是以做传统媒体的方式在做新媒体,这好像显得不合时宜,近乎偏执;但这也是我们迅速积累口碑和公信力的重要原因。我们深知,媒通社虽然是一家自媒体,但它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不比机构媒体少。


我们的推文始终力求谨慎、专业、积极、正面,带着良善和建设性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做到有节操有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这个行业奉献真正的思想与见解,推动社会与人心向善,这大概就是媒通社需要一以贯之的价值观。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