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微信自媒体公号@视觉志 所发布的推文《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再次强势刷屏。
该文通过温情解说一则5分钟的职场鸡汤催泪短片,在不到1天时间,便斩获800W+的阅读量和4.5W+的点赞,并火速上榜微博热搜,成为了笑到五月底的又一篇爆款文章。
这则职场鸡汤催泪短片讲述了各司其职的上班族于凌晨加班的三则故事。如实习生于深夜赶制PPT却突遭电脑蓝屏;客户经理为协调工作而冷落男友;身为护士长却因待命工作而无暇顾及家中高烧不退的幼女。
然而,众人拾柴之中,为此推文奔走刷屏的网友并非是意见的绝对趋同,随着话题的发酵,舆论呈现出两边倒的态势。
部分认同的声音表示心疼着故事中出现的每张面孔,并现身说法讲述自身北漂、深漂、沪漂的绝处逢生,借此慰藉和鼓励着仍在砥砺前行的自己。其中,针对对立声音“矫情说”的指责,部分网友认为这种冷嘲热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并回怼到:“父母的医药费你掏?儿女的学杂费你付?房子的贷款你还?”
微博舆论场中,还有不少媒体发文力挺职场中披星戴月的人们,例如《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官方微信@中青评论 发文《凌晨3点不回家,请给辛苦者以温柔的掌声》,文中表示,“总有一些目标,需要创业者快马加鞭;总有一些竞争,需要参赛者拿出追逐的决心与毅力。”
文章肯定了加班族及“加班文化”所投射出的付出及坚韧,认为每一个在岗位上扎实奋斗的劳动者,都有资格获得温柔的掌声鼓励。
反观质疑的声音则表示这篇推文不过是贩卖焦虑的又一碗“毒鸡汤”,他们认为在这个“胜者为王”的社会里,为了生活而拼尽全力是人生常态,既然选择了眼前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坦然地付出相应的成本。甚至有网友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为此文大呼感动的人,不过是身陷囹圄还自觉悲壮。
《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公号也转载了澎湃新闻的评论《“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别矫情了!》,示意这篇爆文实际上夸大了人们在奋斗过程中的焦虑感。
“并不是非要带着‘苦情戏’的姿态才能步入成功,即使要在泥泞的沼泽里跋涉,克制的情绪而非自我煽情才是更合理的方式。否则,你可能只是‘看上去很努力’,也很难实现梦想、收获成功。”
评论主张人们应遵循作息规律,反对逐梦路上自顾“加戏”的艺术行为,并告诫大众切勿沉浸在盲目的自我感动之中,将努力加班和奋斗成功进行简单对等。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为选题打造充满争议的话题性并直击痛点是爆款热文的看家本领。还记得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蒂尔达眼噙泪水,抬头向莱昂问道:“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莱昂看着玛蒂尔达的双眼,从嘴里缓缓吐出四个字:“总是如此。”果断而决绝的回答犹如当头棒喝。
电影台词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寥寥数语便抓住了人们面对生而为人的艰难困苦所怀揣的共情心理,同样,《凌晨3点不回家》火爆刷屏也是由于触发到了目标受众的典型痛点所引起的情感共振。
故事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总有一个理由,让其为之坚持。工作加班到深夜,也许是为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或许是为了完成职责的使命,又或许是为了获得没有捷径的成就感。通感性极强的职场日常和能唠上三天三夜的话题设定,让大众在这场媒介悉心营造的拟态环境之中,仿佛看到了镜子中疲惫的自己。
“三人成虎”,舆论共鸣投射出快节奏生活里的情感积压,爆文及其转发评论则扮演了供受众情绪泄洪的解压阀角色。对于一件极易牵动大众神经的事情,说的人多了,久之也就貌似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了。在一系列网民转评之中,分享自己的加班经历成为舆论主流,由此也真实地速写了饱受“加班文化”所熏陶的职场百态。
“累”、“加班”、“不容易”、“为了生活”、“理想”等一系列的符号化言论挥之不去,个人共鸣感愈演愈烈。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爆文里的人设轨迹如同直击痛点后的对症下药,巩固了受众对自身经历的认同感,培养了集体情感的归属感,并且无形地成为了供受众情绪释放的发泄池。
正如网易云音乐里的歌曲评论区一般,基于对同一首歌的感受,用户以点评的形式与他人共享了自己的回忆与思考。在阅读相关评论的同时,可以寻求并满足心理共鸣,而在撰写评论之时,则成为了释放负面情绪的绿色通道。
与以往单纯贩卖焦虑的热文不同,该篇爆文以温情结局收尾,为平行世界所对应的真实生活燃起星星之火。回首此前热衷贩卖焦虑,并以此为噱头的文章来看,他们无一例外地掐中了受众为生活奔波的紧绷神经。
从《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咪蒙劝退,到《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中别人家的孩子,再到《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强行为北漂代言,放大生活中的残酷还不给颗糖吃似乎成为了热文刷屏的一贯套路。
“世界很残酷,你不得不逼自己变强大,但还是希望你能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你的梦想,必须以健康为前提;也希望你能有个港湾可以停靠,偶尔卸下铠甲。”《凌晨3点不回家》在提示加班无奈的同时,却讨巧地以喜大普奔式结局为故事收尾,迎合了大众对媒介产品的使用与满足心理。
你方唱罢我登场,似乎每隔几个月都会有若干“逃离北上广”的“知音文”席卷社交网络,“压力”、“就业”、“房价”、“催婚”、“月光族”、“拖延症”、“看病难”、“贫富差距”等刷屏爆文中似乎总有一款关键词适合你,而这,或许正是部分爆款热文对大多数烦恼者的精准推送。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