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8年6月27日首发于环球时报)

 

爆料这种事情,有时候还蛮吸引人围观的,比如企业家的朋友圈被截屏,或者自媒体人爆料某个官员涉嫌腐败,又或者某个名人爆料另一位名人的生活细节,这些都足以吸引千千万万网民如看热播电视剧一般深入围观。

 

既然爆料这种事情偶尔会在舆论场出现,我们自然就可以探讨一下爆料的规律和特点。

 

从证据的特点看爆料至少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道听途说的软爆料。这种爆料看似唬人,其实真正细究起来缺乏落到实处的证据链条。如果有关部门不主动追查,完全是过眼烟云一阵风,存在相对更高的爆料错误率。


另一种是握有实据,公开发布细节材料的直接式硬爆料,内幕材料被直接提交给公众,不可抵赖、不可反悔,导致当事人、涉事机构、相关部门没有回旋余地,必须直接面对。


还有一种是把爆料内容提交给有关部门,同时把爆料线索部分告知公众,可称之为间接式的硬爆料。第三种模式中爆料人具有更大的主导性和自由性。

 

迄今为止,舆论场出现过多个以爆料为特征的知名舆论参与者。概括起来,可以看出几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爆料越多,凡有料者,都有可能把料给爆料人,爆料人的材料就会从一抽屉涨到一房间,犹如虹吸一般,登高聚卑。这种虹吸效应将会提升爆料人所掌握材料的丰富性,一个人在舆论场中形成爆料品牌,将具有不间断的获料原力,而这种原力某种程度上又会强化其爆料品牌,这是爆料的正反馈效应。爆料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吸取新材料的暗示。

 

第二个特征是:爆料者无队友者更能持久,原因在于爆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舆论博弈,爆料人面对各方聚光灯,如有同伴出事,很容易被借力打力,消解舆论势能,所以强的爆料是一种孤独的舆论行动。

 

从现在来看,微博和微信还是非常方便的爆料平台。微博的好处在于短平快,直接而粗暴,只需要@几个喜欢转发的人,就可以搅动舆论场,而坏处在于信息扩散太快,一旦爆料不实,非常容易侵权。而微信平台发出的爆料,对行文和内容本身的传播价值要求较高,才能穿透圈层,从网络议论演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形成刷屏效应。

 

以前不少爆料由媒体人发出,但最近几年媒体机构对员工的网络爆料作了一些规范,这类案例变得不太常见,也有一些是以谋利为目标的职业爆料者,往往苦主、贪官、奸商多头通吃。


这类人在2013年网络治理之后也大幅度减少。部分爆料有时候因不实信息涉嫌侵犯苦主的相关权利,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至于利益博弈所引发的爆料攻防,往往始于利益之博,终于利益之和。当然也有的爆料人基于社会公义和法律尊严,这类爆料人都可能具有很高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爆料一旦发出,公众的好奇心和知情权等诸多要素都会倒逼公权机关介入,给出事实和真相,有点可惜的是,有爆料之处恰恰应该是媒体发挥调查能力的地方,我们媒体调查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真相就有公信力,这是一个基本的传播原理。(作者是知名学者新媒沈阳)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