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停在了家门口被举报,当事人却没受纪律处分?这都要归因于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

 

此前,玉溪市澄江县路居镇民政办主任洪丕彦在节假日将喷涂“民政救灾”标识的公车停到了家门口,被群众拍照举报到中纪委,公车私用的苗头即刻引发舆论不满。

 

为何公务用车敢明目张胆地停在自家门口?有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由于当地不少群众不愿火化坚持土葬,一旦下葬后再强行送往火葬场极易激化矛盾,当地要求基层民政干部24小时处于在岗状态,随叫随到则成为执勤常态。

 

经过判定,洪丕彦确实没有公车私用,他也因此成为玉溪市首个被容错免责的干部。该机制充分考虑了人车不分离的集体研究规定,也自然让群众多了一份包容和理解,容错免责机制的建立获得不少舆论支持。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诸多网民认为其营造了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干事创业环境,对基层干部是一种心理上的关怀、工作上的支持,让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完善、落实困难等因素。

 

 

任何容错都将承受社会舆论压力,容错要排除舆情的干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尤其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任何政府工作不再是“关起门”来的内部决策,必须面对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公众参与日益成为政府顾及的重要因素。

 

这与以往只要获得上级领导信任就可以得到理解和豁免不同,一方面原因是涉及容错的情况大多存在较大争议,难以定论;另一方面在于互联网普及以后,这些矛盾冲突或将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很多陷入纠纷的干部更愿意通过与上级领导沟通以获取信任的方式实现容错,而不是在争议中接受大众的“讯问”

 

然而,许多事件的发生本应该容错,但是因为民意的“绑架”和舆论的纠缠”,政府部门往往为平息纷争而选择妥协,致使免责难以到位。

 

政务舆情发声亟待容错,科学决策解决干部后顾之忧。在全民监督时代,对舆情信息发布的要求越来越高,舆情回应者承载着行政压力、公众压力、舆论压力的多重高压,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容易出现“压力性错误”、“可预见的口误”,从而受到舆论责难、批评和挑剔。

 

官员政务舆论发声应建立合理容错机制,避免官方不敢回应而选择“视而不见”,这不仅焦灼着公众内心,而且还让官方舆论场趋于自我边缘化,进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甚至丧失。

 

 


“本领恐慌”现象凸显容错机制陷入“空转”在改革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干部不能为、不愿为的现象仍然严重。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以孙连城为代表的懒政庸政派干部令老百姓反感。

 

而现实中,也有少数干部政绩观偏移,在工作中等待观望、消极对付和安于现状等。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旧改棚改和征地拆迁等工作最需要容错机制。由于这些领域极易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导致一些干部畏手畏脚,缺乏责任担当。

 

而容错纠错的前提是创新和试错,针对为官不为,容错机制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不敢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为”“不愿为”仍然严重,有舆论认为基层干部处于政府“食物链”的最底层,晋升空间小、工资水平低,肩负责任却十分重大,基层人员心态容易“崩盘”。因而干部创新试错的行为越来越少,容错机制逐渐陷入“空转”

 

 

容错机制本身制定不完善,明确区分只容为公之失”。容错机制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有人舆论质疑容错机制是否会被滥用。例如,增加领导与干部“钻空子”、打“擦边球”的机率,成为干部犯错的挡箭牌、护身符,导致对职务犯罪失之于宽;还有舆论担忧政策走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正因如此,容错机制需要明确政策与法律界限,建立制度底线。进而消除以往办案中容易出现的灰色地带,提升精准度和针对性,排除“政治容错”、“道德容错”,将容错局限于“行政容错”的范围内。(本文作者为清博舆情分析师钟雯)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