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热点的更迭,从来都如潮水涌浪,一个新话题盖过一个旧话题,当国人还沉浸在“问题疫苗”的恐慌和焦虑之时,一场“媒体圈性骚扰”的狂风暴雨就迎面而来,没有一点点防备,舆论的重心就从“疫苗之殇”转向“女性之伤”,这既是舆论场自有的规律,似乎也是一种深层的讽刺。

 

从宏观角度来看,舆论或许从来没有一个稳固的焦点,而是在求新、从众、寻乐等复杂心态的驱使下不断游离,而从具体事件来看,舆论的关注点从来都不满足于一两个,甚至有时候会明显偏离事件的核心,出现“舆论失焦”现象,即受众或媒体对事件的根本性问题的关注产生偏移,他们往往更热衷于讨论事件衍生出的边缘性话题。随着事件在公众的放大镜之下,边缘话题越来越多,舆论偏移的幅度也就越来越大,而这一现象在近期两起特大舆情热点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是问题疫苗中,网红儿媳的“炫富”、“女神”、“小三”等标签其实是舆论失焦的开始。在戏剧中,人物承载着故事最主要的线索,也就成为观众最主要的聚焦对象。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随着热点话题一同被曝出的,是一个又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先是《疫苗之王》中的“疫苗三巨头”,再到“疫苗女王”的出现,最后到“网红儿媳”隋嘉琪,舆论场上演了一场“失焦大戏”。

 

当网民聚焦的话题开始逐渐淡化对“问题疫苗”的声讨和追责,而是深扒“网红儿媳”隋嘉琪,将其奢靡的私人生活乃至情感经历置于聚光灯后,公众便开始偏离核心事实。

 

二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内大牛秒变“咸猪手”,公众掀开遮羞布后更想知道下一位是谁。近期,公益圈、媒体圈连续多位公众人物被曝光涉嫌性侵、性骚扰,《新京报》在评论文章中称中国知识界迎来了“爆雷之夜”。

 

此次事件的特殊性一是在于“涉案嫌疑人”之多,爆料之集中,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如此露骨地展示出知识界不为人知的一面;二是在于爆料者和被爆料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尤其是像蒋方舟、王嫣芸等女性名人敢于实名举报后,更加增强了爆料的可信度和戏剧冲突。

 

 

吃瓜群众的小板凳再也坐不住了,部分网民和媒体联想到了“蟑螂理论”——“当你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还有几十上百只蟑螂藏在暗处。”此时的议题核心不再是对不轨男性的处罚和对弱势女性的保护,而是偏移至关注下一位被曝光者会是谁。

 

或许少数网民心中还“期待”着下一位会更大牌,话题会更“劲爆”,这种看客心态始终将自身抽离于事件核心之外,只能为相关话题增加一丝流量,却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性别议题的双方都有可能被拉上道德的审判台,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舆情发酵路径。性骚扰事件中,被控诉方从一开始会成为众矢之的,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公众会开始涉及“谁是谁非”的判断性议题,一部分人会将价值评判的焦点转向于控诉方,产生这种价值判断可能是基于一种有失偏颇的逻辑——“因为女性生活不检点,所以男性可以有非分之举。”

 

于是,部分舆论开始关注控诉方的私生活、成名史、社会活动等诸多细节,企图通过这些细节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来增添事件的戏剧性。

 

从女性网民的反馈来看,这种对爆料者的深扒,实际上会产生新一轮伤害与侮辱,会制约女性受害者发声的勇气。不得不说,基于一种存在偏见的逻辑,将关注点投向女性的生活作风,这也是一种“失焦”。

 

而在此事件中,部分群众所关注的还不只是女性的作风问题,甚至关注到特殊圈层的交往作风问题,一大批聚会照片被相继扒出,并加以过度的解读,不仅是对文化界的以偏概全,也将事件推向复杂敏感的边缘。

 

 

互联网赋权下公众的关注点呈现多样化发展,而精确定位事件核心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稀缺信息技能。既有热点的交叠,又有舆情的失焦,这样的舆论场难免陷入混乱状态,不同关注点的碰撞,让公众既坐不住,也不知道眼睛该往哪里看。

 

舆论各方相互博弈、斗争,“失焦”现象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好处在于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在提升,舆论不会轻易被一方主导,但劣势在于公众更难触及问题的核心,使无谓的议论过于泛滥。(本文作者为清博舆情分析师章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