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消除的不是无知而是焦虑,购买的不是智慧而是信息。”

 

2015年,知识付费的苗头起,随着在线支付习惯的养成,自媒体的发展,以及大家对信息的焦虑,没过多久,互联网就掀起了一场知识付费的新浪潮,这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内容创作者的创业热情。来自各行业的精英,纷纷涌入知识付费的大军,出书、做课程、打造知识付费IP、公众号直播、内容电商……

 

知识付费趁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迅速崛起,帮助一群有所长的人分享了流量的红利。从平台、内容到变现,从未像这样直接。它彻底改变了内容变现的生态格局,也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看看知识付费兴起的这3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又改变了什么。

 

萌芽

 

2013年,罗振宇通过公众号罗辑思维推出付费会员制,形成知识付费萌芽期。2014年罗辑思维又推出 “史上最无理” 的付费会员制,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

 

罗振宇之后,自媒体人创作内容及内容变现的热情高涨,在制造个人IP的同时,越来越强调知识和技能本身的价值。2014年,付费打赏和付费阅读模式开始出现。微信和微博开始实行打赏,自媒体们借由公众号和微博帐号开始创作,形成自己的粉丝效应,网民为阅读付费的意识习惯开始形成。

 

2015年3月,果壳推出了在行,提供一对一付费咨询服务;12月,罗辑思维推出了得到,从知识新闻、音频书切入知识付费领域。

 

 

知识付费初见雏形,整体内容变现模式呼之欲出。

 

2016: 元年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知识付费进入高速发展期。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

 

3月腾讯众创空间孵化了千聊。4月,知乎推出了值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知识付费领域。5月,知乎推出知乎Live,开启实时知识问答。紧接着,果壳在行团队推出分答,仅用42天时间,就获得了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100万付费用户。

 

6月,得到上线的《李翔商业内参》仅10日就获得超过4万用户的订阅量;喜马拉雅FM也开始进军付费订阅,第一个付费节目是马东与奇葩天团带来的《好好说话》,第一天就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12月其就势推出的“123”知识狂欢节,达成5088万销售额。

 

7月,LinkedIn 出品的“赤兔2.0”。12月,新浪微博出品的“微博问答”,提供文字版付费问答。


 

 

知识付费在产品的载体方面,主要包括音频点播、在线音频讲座(辅助图文)、以及语音问答。产品形态主要分为: 以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订阅式,其内容多样、实用; 以得到 app 为代表的订阅式,主打“终身学习”知识精品; 以知乎Live为代表的知识分享会,主要以赞助等形式发起;以分答为代表的付费专家解惑咨询。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 3 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 5000 万人。初步估算,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人。

 

2017:爆发

 

2017年2月,36氪上线“开氪”付费专栏;3月,豆瓣时间上线。她们预示着知识付费平台在向越来越向细分领域深耕。

 

 

 

3月罗振宇宣布《罗辑思维》的周播视频停更,退出其他音视频平台,只在得到独家更新。罗振宇坚定进军知识付费,随后陆续开了两次知识产品发布会。

 

5月蜻蜓FM发布了联手高晓松做的付费节目《矮大紧指北》。7月,papi酱任职分答“不设限青年研究所”首席洞察官。8月,今日头条加码悟空问答,砸钱签大V。

 

9月罗永浩和papi酱先后停更得到和分答,一个精品付费专栏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太多。


9月,知乎在其知识市场上线了“私家课”,这是继拥有问答、专栏、想法到知乎Live、书店之后又一次内容扩充。

 

10月千聊拿到腾讯千万级的投资,一年多时间从团队十几个人发展到100多号人,千聊的平台独立访问用户累计超过1.5个亿,注册机构及讲师累计超过100万,平台总流水超过5亿人民币 ,月流水超过4000万人民币 。

 

10月,喜马拉雅FM日活跃用户达873万,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23分钟,平均每天有9000万次播放。12月,喜马拉雅FM在知识狂欢节 3 天卖了 1.96 亿,几乎是去年同期的4倍。其中,蔡康永的音频节目《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首次上线,123期间入账1200万。

 

10月,得到月活跃用户达236万,人均单日启动3.73次。通过“订阅专刊”、“精品课”、“电子书”等付费产品,得到构建起以PGC为主的付费产品矩阵。

 

10月,新世相上线了知识分享平台“新世相读书会”,助理打造精品课。

 

12月,超级网红“咪蒙”在公众号里推出了她的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5万”,30分钟卖出1万份线上课程。

 

2017年,入局知识付费的平台增多,付费产品规模达到一定的量级,付费内容更加多元化。知识付费平台在各个垂直领域的知识网红不断涌现,推动各垂直领域的在内容储备、用户积累和社区化构建方面加速发展。

 

《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年底,内容付费用户规模预计达1.88亿人。

 

2018:拐点

 

1月,喜马拉雅FM在北京一次性推出了20档音频节目,同时宣布即将发布“万人十亿新声”计划。

 

5月,得到App的CTO快刀青衣在朋友圈晒出一张图显示,当天得到累计用户已经突破2000万,这距离得到正式运营刚好2周年。也就是在这个月,上线一年多的知识付费的技术服务商小鹅通,流水突破10亿。

 

6月,知乎宣布完成2.7亿美元的E轮融资,正式宣布将“知识市场”升级为“知乎大学”,宣布推出“海盐计划”,在持续提高内容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为优秀创作者提供知识变现等权益。

 

2018年第一季度,月活跃用户数最多的是喜马拉雅,为7563万人;排名第二的是知乎,为5278万人(知乎Live缺少月活数据);蜻蜓FM以3296万人排在第三。

 

 

《2018上半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动态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预计超过2.9亿人,随着付费市场传播以及营销手段的不断演进,知识付费市场发展空间仍受人瞩目。

 

不过,经过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2018用户正在发生变化,早期的IP付费和品牌付费,更多是为个人买单,为崇拜和粉丝经济买单,经过市场教育和洗礼,开始上升到真正的为知识和成长买单。知识付费可以说在2018年迎来了发展拐点,逐渐向知识服务层面演化。

 

很多知识付费的早期创业者感叹,知识付费红利期在消失,生意越来越难做,有些创业者开始放弃线上,转型做了线下,甚至开始离场。2017年人人都在谈论的知识付费,突然进入了转弯车道,行业进入了大洗牌阶段。

 

未来可期

 

虽然知识付费前景可期,但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

 

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可见知识付费还需不断优化。


榜单短评

通过清博指数平台(免费注册,公式透明,排名客观,超130000用户的选择,gsdata.cn)统计,本期自媒体榜TOP50公号共发文1659篇(其中10万+文章622篇),阅读总量高达10834万+,比上周减少了354万+;点赞总数达376.45万+,比上周减少了2.55万+。


其中“冷兔”发文43篇,收获了430万+阅读量和44.59万+的点赞量,以1525.14的WCI值独占鳌头;紧随其后的为“占豪”“唐唐频道”,他们分别以1525.14和1436.93的WCI值位列第二和第三。


而本期WCI值进步最大的为“拾遗”,其发文12篇,收获阅读量105.92万+,比上周增加了44.33万+,点赞数比上周增加了3.41万+,带动WCI值增加了84.89,最终以1326.83的WCI值拿下第20名。

看榜时刻

榜单及公式说明丨

1、榜单数据来自“清博指数”。

 

登录www.gsdata.cn输入榜单名称可查询更多详细数据。清博指数是透明、学术、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数据和公式完全公开可查询:http://www.gsdata.cn/site/usage

 

微信传播指数WCI(V13.0)

WCI测算V13.0计算公式如下:


R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阅读总数;
Z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点赞总数;
d为评估时间段所含天数(一般周取7天,月度取30天,年度取365天,其他自定义时间段以真实天数计算);
n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数;
Rt和Zt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头条的总阅读数和总点赞数;
Rmax和Zmax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的最高阅读数和最高点赞数。

2、统计情况:

 

文章发布时段:2018年9月2日(0点)-2018年9月8日(24点)

数据收集时间:2018年9月9日(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