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8年上半年,国内外涉及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的舆情事件不断发生,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隐私泄露案及相关负面新闻频出,舆论反响强烈。
前不久,在“暗网交易市场”网站上,一个ID为“bijiaodiao1688”的暗网用户售卖顺丰快递数据,卖家称掌握了顺丰快递客户数据总量高达3亿条,售价两个比特币。据卖家介绍,这些数据包括顺丰快递寄件人、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交易可以选择先“验货”,验货数据量为10万条,验货费用0.01个比特币。
顺丰公司也即刻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公司已第一时间报警,经技术手段交叉验证,暗网所售数据非顺丰数据。其次暗网所售数据均不涉及快件单号、托寄物、收发件时间等物流特征信息,其来源不明,冠以顺丰名义目的可疑。
这不禁让人感叹,在互联网时代,“隐私泄露”似乎早已成为悬于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知名学者@新媒沈阳 认为公民隐私泄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机交互的行为数据隐私泄露阶段;第二阶段,是人体外部特征数据泄露阶段,即人脸识别阶段;第三阶段,即人体的生物内部数据泄露阶段,目前公民隐私泄露正经历着从人机交互的行为数据隐私泄露进入到人体外部特征数据风险泄露的阶段。
实际生活中,用户在互联网上所发布的图文、音频等隐私数据都可能被采集留存。通过多维度的数据积累与深度的数据分析,产品公司可总结用户行为特征,转而将数据背后折射出的用户规律应用于商业操作之中。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发现,通过挖掘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是成熟可行且获利丰厚的商业模式。并且,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挖掘数据,更希望用户放开自己的隐私,甚至于“用隐私换便利”。
与此同时,为了得到更精准的打车服务、外卖服务、导航服务,我们的定位信息被索取;越来越多的软件要求你实名登录账号才能享受专属服务,而你的浏览记录、浏览习惯、购物偏好、饮食偏好、社交取向等等均被大数据默默留存。
“大数据时代,你的隐私很值钱。”在互联网的演进过程中,人们似乎被迫走上了“用隐私换取便利”的道路,进而一步步失掉了对互联网的信任?
部分网友称安全、方便、隐私、体验这些概念本身都是冲突的。他们认为存在即合理,并将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概括为人类社会放弃隐私的历史。
享受着大数据AI所带来的便捷与效率,还是保护自己的互联网数据,应该是自己利弊权衡之后的选择,譬如,隐私条款、用户协议。因此,也有网友表态当隐私数据在合法合规并不存在被滥用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予以交换的。
但是,也并非所有公民都心甘情愿地乖乖上缴自己的隐私数据。反对的声音称,“隐私换便利”是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交换行为。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网友而言,很少人会去一一核对那冗长且复杂的用户许可协议。
用户隐私泄露对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多数网友对大数据的诟病之一。当前“互联网+”在各个领域深度融合,为大众生活带来了精准推送与私人订制。但享受便捷的同时,受众还将接到无休止的推销电话和骚扰短信。
贩卖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愈发猖獗,严重侵害了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成本。新的社会增长点开始演变成社会痛点,在“极”与“极”的边缘,“被裸奔”的广大用户面前逐渐丧失对于互联网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隐私泄露的高额风险面前,仍有部分网友表示还是会回到大数据的怀抱。他们期待大数据能变得更“好”,或者说期望大数据的管理能更为安全。
正如@新媒沈阳 所言,大数据的隐私泄露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变化的过程。科技与互联网资深分析师李军也表示,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更多的个人数据将会被海量的智能设备生产出来。
从智能摄像头到声音采集设备,再加上各种智能交通与监控设备,每个人将无时无刻不被智能设备识别、跟踪、采集信息。当这些信息在公众区域采集并被加上个人识别特征后,数据的所有权和应用范围就成为新的应用和监管难题。
2018年5月25 日起,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将会在欧盟成员国及欧洲经济区内正式启用执行。该法旨在让用户就他们的个人数据如何收集、存储和使用有更多的控制和选择。
《界面》在《“最严数据法”GDPR来袭,中国企业可能面临这些风险》一文中指出GDPR的管辖范围并不局限在欧盟境内:只要一家企业向欧盟境内的个人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并收集或处理了个人数据,不管该企业是否在欧盟境内设有机构,都适用于GDPR。
这大大扩展了传统数据保护法案的适用范围。如被欧盟认定违规,最高处罚金额可至2000万欧元(约1.5亿人民币)或企业全球年营业额的4%,两者中取其高值,故也被称为“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
或许这可以给我们如何面对大数据过程中的隐私泄露问题带来一份思考,更为深刻的是,GDPR正式敲响了一份警钟“你真的应该重视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的风险问题了”。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