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话题#硬核大爷坐地铁自带logo#冲上微博热搜第三。由大连资讯博主@大连成 发布的这组图片,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关注。


5F2512B8C9552DE059B598917DCA144F.jpg

 

根据清博舆情指数显示,该事件关注度持续走高。

 

FC0251A67303E95AD8E240F1E5C947AB.png


相关博主曝光的图片显示,在大连地铁的车厢里,一名老人腰部挂出了“勿需让座”的LED显示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狂赞,被称为“硬核大爷”。


5EC709E30C94482F10F095085935E9D6.jpg

 


网民们一边称赞大爷,一边也分享自己遇到的有爱经历。


7CCA2F0A142878B58D35B343656935CA.jpg

 

 

之所以被热赞,自然是出于网友内心对老人这种道德自觉意识的敬佩和称赞。

 

这里我们借机谈谈一个现象。

 

似乎此前“老人”这一词经常是以负面标签的形式出现在各种社会纠纷中的。

 

2006年南京“彭宇案”以“好心没好报”、“扶老人反被讹”的印象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成为大众眼中的“道德滑坡”的代表性事件,曾一度给大众造成了“扶老人被讹诈”的道德恐慌。

 

媒体在报道“彭宇案”及2008年郑州“李凯强”案、2011年的天津“许云鹤”案等类似事件时对老人群体的标签化与污名化处理,形成“老人摔倒不能扶,否则会被讹”的拟态环境,使得社会公众形成对老人群体形成“讹人”的刻板印象。

 

这些关于老人的负面报道,除了在暴露一些道德问题的同时,也不时刺痛着社会的神经,造成舆论导向的偏激。

 

网民趁着热度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小到好心让座被视为理所应当,大到因为做好事反被诬陷。

 

EB47EA3B0418A30237586CF9F90FC67F.jpg


“老人”似乎已成为一个具有负面意义的标签。

在一些报道中,部分媒体为了博眼球,简单粗暴地将事件贴上年龄歧视的标签。

如6月13日发生的“公交司机给乘客下跪”一事中,某些媒体报道时,错将正在调解双方争端的热心老人描述描述为当事人,在报道中传递出“老人逼迫公交司机下跪道歉”的含义,从而导致网友在评论区对该老人进行讨伐。


12C26BDE47EA47C68E6A186D6CEDE547.jpg


 

在网友们一次次的情绪宣泄和吐槽中,社会代际关系逐渐变得敏感,“仇老情绪”逐渐壮大,“为老不尊”也成了中国老龄化社会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越来越敏感的话题。

 

大众传播理论认为,新闻并非对于现实状况的镜面反映,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会根据受众需求、价值判断、眼球经济等进行选择性报道。而媒体的报道的角度、报道量等等,如何构建社会现实,都决定着公众如何“定义或者扭曲社会事实”。

 

而这种滥贴标签的“放大效应”会歪曲人们对社会真实的认识,经过“标签化”处理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事件的人与物被极端化突显的拟态环境,从而干预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思考,产生盲从或乱站队行为。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标签”处理,伴随着负面报道的影响,强化了公众对于报道对象“污名”的记忆。事件主体的污名逐渐成为社会集体记忆,也逐渐固化在一些人的个人记忆之中。

 

这些现象数不胜数,2014年“老外撞倒大妈”事件中的作为受害者的大妈却被带着情绪与偏见的人们攻击,以及刚刚提到的6月13日发生的“公交司机给乘客下跪”事件中网民也对于热心老人进行讨伐。


8DA11EC60E6E5F5DEDF2A7AB119A755B.jpg

甚至少有人知道,当初喊冤的彭宇在2012年承认自己当年确实撞到了人,只留下了人们脑海中“扶不起”的老人这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人们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7秒,在这样一个热点凉的速度比火的速度还快,网络流行语过一阵子就换一批的时代,这次“硬核老人”短暂的曝光,能改变人们长久积累下来的对“老人”这一群体的负面印象吗?

 

如何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年人群体形象,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