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又又又又上了热搜。
19日,导演滕华涛在接受毒舌电影的采访时,称:“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并在采访中说到:“我确实忽略了一点,我们想拍的这种科幻战争,和他的演员类型的差别。”
网友评论大概可分为三类,一类指责导演,评论道:“当初看好鹿晗的粉丝效应,想借粉丝之手把电影名头打出去,结果市场不买账掉过头踩演员。”“干嘛让鹿晗背锅?自己不行还怪演员。”
一部好的电影,导演和演员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拖累。
在导演手里,演员是蜡块,是可以塑造的。例如《家有儿女》中的杨紫和张一山,“国民孩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每一个90后都能脱口而出“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下冰雹。”这句台词,但在《余罪》和《亲爱的,热爱的》中,他们脱胎换骨,完全是另一个人,让观众的记忆点不会混淆。
刘昊然也曾在《北京爱情故事》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在《唐人街探案》中开始挑战新的角色,除了演员自己的功劳外,有趣的剧本,合理的剧情也是加分项。
流量明星真的会拖累电影吗?答案是不会的,好的电影观众自然也买单。
诚如很多网友所指出,即使《上海堡垒》中鹿晗换成了吴京,这依然是一部烂片。导演说用错了鹿晗,确切的说,他是没有用好鹿晗。先不说影片的人物塑造,电影中男主作为军人,竟然留着一头韩式离子烫,从逻辑上看就不合常理,这是作为导演应该把控的细节。
当然,演员的演技蹩脚也不能全怪导演。观众早就看腻了生气就瞪眼抿嘴,伤心全靠下雨的演技,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作品加持,遭到质疑也不委屈。
曾经因为饰演《麻雀》里的卧底而被全网嘲讽的周冬雨,在《七月与安生》里靠着古灵精怪毫不做作的演技,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导演也因为此片,获得了当年最佳导演的提名。靠作品说话,才是让质疑声消退的最好方式。
转型,早已经成为第一代流量们的关键词。在新生代演员的崛起下,如果流量小生们依旧想要靠流量而火,那就只能等待时间来检验自己流量的热度了。
最后,如果非要在导演和鹿晗之间划分一个责任的话,笔者觉得应该八二开,导演八,鹿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