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刚诞生时,流传着一句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随着时间流逝,互联网生态环境改变,现在互联网不仅可以辨别出你是人是狗,还能知道你经常去哪“遛弯”。
隐私泄露成为常态
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的任何痕迹,对企业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信息。
收集你的阅读偏好,为你推送相关的新闻或书籍;在听歌时,通过算法推荐符合你品位的歌;记录你的口味,为你推荐好吃的餐厅或相关商品,大数据早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记录了我们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无数的推销电话,垃圾邮件,诈骗短信等骚扰,也是企业收集数据所带来的结果。
“ZAO”用户协议
面对如此“流氓”的用户协议,部分网友表示:“如果这个技术更新了,各种诈骗和犯罪行为会增多。”
网友评论
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2019年上半年,有24%的网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
虽然相比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比例有所下降,但这个问题,依旧是网络安全问题里占比较高的一项。
从曾经收集个人偏好到如今收集人脸数据,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被过度收集、分析,隐私泄露、曝光等安全问题甚至影响到了个人生活。
从个人角度,我们也有一些对策。收到快递时划掉盒子上的姓名和电话;下载APP后多花1分钟的时间,仔细看看用户协议是否合理;不下载未知来源的APP;关掉部分应用的定位服务...
信息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大家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期待未来会有一个合理的安全解决方案来满足个人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