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很多人就被一条消息惊到——“拍照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网络安全专家称“大家在拍照时一般不太会注意到自己比的‘剪刀手’很容易泄露身份信息”。

 

208754D8A8BE9F113257401B343C386F.jpg

澎湃新闻微博截图

 

听到这则新闻后,不少人都是背脊一凉。就是这么一个大多数人不经意间会摆出的拍照姿势,竟然会泄露个人的指纹信息?指纹那么容易被识破,那自己的个人隐私是不是很难保证了呢?然而,真正想要获取准确的指纹信息,其实条件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苛刻。

 

 

“剪刀手”为何不安全?

 

作为大家最喜欢也最常用的拍照姿势,V字型的“剪刀手”姿势已经被很多人熟知。

 

这个手势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个常用姿势。在一张著名的照片中,丘吉尔曾摆出手背面向镜头的一个V字手势,最开始表达的是一种必胜的决心。如今,这个手势被称为“剪刀手”,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在世界各国人民的拍照中变得很受欢迎。

 

7D346EE6-1099-493B-92D2-A562C6F51EFD.png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被全世界人所熟知的手势,就在最近被记者曝出不安全了。

 

9月15日上午,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上海举行。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到了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他表示,大家在拍照时“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0224ECBC30E9536CED99B47AB03B9863.jpg

“剪刀手”清博舆情指数

 

而通过照片被提取后的指纹信息,可以利用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可被不法分子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这也就是说,很多人不经意的一张剪刀手照片,可能自家房门,支付宝钱包都成了“不设防“的物品,自然引起了民众的极大关注。

 

专家:实际指纹信息采集难度极大

 

其实,虽然拍照的确有获取指纹信息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臧亚丽表示,“拍照取指纹要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进行。相机的分辨率也好、成像的角度要好、周围的环境光线也好,并不是拿相机拍一下,你的指纹就有了。”

 

央视采访的相关专家也指出:要采集指纹信息,需要高精度相机,而且利用导电材料的模拟指纹难度也很高。日常使用上,目前的部分智能手机已经拥有了活体检测能力,且指纹信息都是存储在本地,拿不到本人手机也是没有用的。

 

在此事件进一步发酵后,微博认证为“痕迹检验鉴定师、物证鉴定助理工程师”的大V@痕迹检验师九滴水 更是发微博做了科普:指纹上的不同指纹细节特征共有9种,目前所有基于指纹的科技成果,都是利用这9个细节特征。而目前的手机,“就算超近距离也拍摄不到指纹的细节特征。”他指出,拍摄出清晰合格的指纹信息,需要特殊镜头、比例尺坐标、特殊仪器比对,以及专业人士参与。其中,仅拍照的镜头“一个就要好几万”。

 

7C7DA039D4A9E575A3A9EEF9952BE7B1.jpg

@痕迹检验师九滴水 微博图片

 

所以他认为,实际指纹信息采集难度极大,目前看来所谓的“手机拍照泄露指纹信息”,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小偷提取指纹锁上的痕迹进你的家,理论上不需要那么复杂,门把手上就有很多指纹信息。”

 

生物信息安全需要全民重视

 

看过科普之后,很多人明白了这只是一场虚惊。但即便是这样,这则新闻暴露出来的民众对于个人隐私生物信息的重视,仍值得关注。

 

目前,包括面部识别,指纹识别在内的多种生物信息技术,正在广泛广泛用于验证身份,例如登录各种智能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生物信息在收集、使用和保护中不当或存在漏洞,便会给个人信息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理甚至国家安全问题带来巨大挑战。

 

在此之前,因一张照片就能完成换脸而爆火的社交APP“ZAO”就因用户协议引发了争论和质疑。质疑主要为两方面,用户隐私问题和素材版权问题。在最初发布的用户协议里,用户通过AI生成的合成素材会被默认授权给ZAO公司,且“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

 

AE6DB04A-21DE-4E0A-81DF-E7E521E70A34.png

 

在质疑发生后,ZAO公司很快修改了用户协议,增加“特别提示”:用户使用 ZAO 生成的内容,ZAO 将仅用于修改并生成新短视频,除非获得用户再次同意,不会以任何其他形式使用上述内容。用户如果删除了上传内容,ZAO 也会依据相关法律从服务器中删除。此外,用户如果使用 ZAO“换脸”,需确保肖像权利人授权 ZAO 对人像进行处理。

 

可以看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物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增强。而这些生物信息一旦泄露,将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所以我们建议大家首先尽量避免含有个人指纹信息以及面部信息的照片发布在公开的社交网站上。其次,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复合解锁,即人脸+指纹+密码,降低生物信息的权重。

 

虽然“剪刀手泄露指纹信息”目前来说实现条件相当苛刻,但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用户需要随时提高警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时代和技术的进步速度远超大众想象,因而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尽力保护好个人隐私,才能避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