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李安新电影《双子杀手》上映,各路电影人、观众纷纷“站队”,掀起了一场久违的大型口碑争议,导演李安则成为了这一“口水”漩涡的中心点。作为一个明天就满65岁的年过花甲、将近古稀的老人,他放弃自己所擅长的讲故事方式,孤注一掷地探寻电影技术创新,票房口碑均遭滑铁卢,究竟值得吗?

 

D798730B25C06F1D7F5407C48183C9FD.jpg

清博舆论指数显示,18号《双子》上映,李安热度暴增

 

票房与讨论热度成反比

 

早在大陆上映之前,北美就率先上映了这部《双子杀手》。但口碑解禁以后,却面临着大写的尴尬。IMBD5.7分,创了李安十年来的电影评分新低(最低的是《绿巨人》5.6)。烂番茄上,则呈现了专业和大众审美的巨大隔阂:烂番茄新鲜度25%,爆米花指数84%。

 

E0C732ECE2D57FC49F59B77EB0D82F44.jpg

 

在国内,影片在豆瓣评分勉强维持在7.1分。


F2F883DF321BCB3AF0F767D35DE70E1B.jpg

 

在票房方面,《双子杀手》自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以来,到13日在北美只收获了2050万美元的票房,到周日时,全球票房总计则是1.187亿美元。而原本看好的中国市场,自18号在国内上映以来,整个周末也只取得了2100万美元的票房。对于一部投入了技术、资金(制作成本1.38亿美元)和时间的科幻大片来说,这个成绩显然不太理想。

 

与票房成绩和口碑成鲜明对比的,是《双子杀手》所引起的关于电影本质属性的争论,故事、技术、艺术,到底哪一条才是评价电影的根本标准,观众的答案也决定了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双子杀手》的舆论争议点

 

争议一:关于剧情好坏的争议

 

《双子杀手》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动作类型片,枪战、械斗、动作,几乎你能想象到的动作类型都能在这部影片里看到。此前由于技术达不到要求,只能被搁置,于是这个剧本已经在好莱坞流通二十多年了。2016年,大卫·埃利森从迪士尼手中收购了这个项目,并在2017年初交给李安进行制作。

 

由于剧本搁置太久,其设定和故事都充满了十足的上世纪风格:一个顶级美国特工发现自己被追杀,然后追杀自己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克隆人。在关于《双子杀手》的诸多争议中,焦点之一便是故事的“老套”性。影迷们很难从这部商业类型片里获得以往的李安电影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

 

很多人批评,“用这么好的技术,拍这么平庸的电影,值得吗?”,“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剧情老套,动作场面算流畅,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主要是没有好故事。技术再厉害,没有好故事,能够包容的死忠粉毕竟是少数”,“李安导演挑选了一个明显配不上自己才华的剧本”……


此外,还有人为这部电影故事写得不好寻找原因:“故事写得不好太正常了,编剧是大卫·贝尼奥夫啊,看看权游最后被这老哥毁成啥样了,特洛伊他写的什么玩意儿,追风筝的人被他改编成了啥……”

 

但是,在故事层面,也少不了力挺李安的影迷。

 

毕竟,关于父子亲情、血缘伦理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李安诸多尝试中最受大家认可的部分之一。从立足东方伦理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到探讨西方观念的《理智与情感》,李安在这一题材上可以说是从未失手。

 

有网友认为,“《双子杀手》的内核还是非常李安的,克隆人Junior在某种层面上也可以理解成为特工Henry的儿子,这故事讲出了当代年轻人由原生家庭带来了多重焦虑,不同阶段的人应该都能被触动,值得二刷”,“李安一改以前的隐秘与尖锐,充满慈悲与怜悯……我并不觉得简单,只感到简洁。这是一部好心肠的电影,强烈推荐”。

 

到底是平庸老套还是“大道至简”?

 

这最终只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

 

争议二:关于3D/4K/120帧技术的争议

 

《双子杀手》是李安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又一部3D/4K/120帧的电影,并且还新融合了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电影放映领域的技术,在中国市场上有个更容易理解的名词叫“超级3D”,称得上是一部“最先进的电影”。

 

但遗憾的是,只有少部分观众能有机会充分地体验这份视觉奇观。这不能怪观众没有准备好,事实上,整个产业确实还远没有跟上李安的脚步。《双子杀手》上映前,有人整理了全国能放映120帧+4K+3D的银幕,一张长图就能列出来了,北京也不过四块。而这和《比利·林恩》上映时相比已经好太多了,当时全球能够达到技术要求的,一共只有五块银幕。

 

此外,在有幸体验了120帧+4K+3D银幕的观众里,对于观影感也是褒贬不一。尽管很多人评价看120帧的电影的感觉,就像是近视眼第一次戴上眼睛,一秒看清了这个世界,“每一滴水,每一束火花,每一粒粉尘,都在高帧数下疯狂地曼舞”,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应将这种感觉用于电影里面。

 

反对者认为,我们观众都是在24帧胶片电影的陪伴下长大的。当画面过于清晰,过于流畅,这种体验感与以往的观影感相差太远,不是每个观众都能适应得了的。很多人评价,这样的电影不像电影,而像游戏,或者像商场卖的电视机里面播放的风景纪实片,所以观众体会不了角色的情感,也没法真正进入这个故事,产生不了共鸣。

 

而支持者则普遍认为,光从体验感来看,4K/3D/120帧的电影非常值得看。很多网友都提到李安用长镜头的方式拍摄的那场老少威尔史密斯在狭窄的小巷狂飙摩托的动作戏,有人认为体验到了当年看黑客帝国子弹时间的震撼感,有人看得头晕心跳紧张,以至于从电影回归现实之后,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有人甚至认为,这部电影的摩托追逐戏一定会名垂影史。总之,支持的网友们认为,从画面和身体的感受来看,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这部影片就是李安所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

 

91702C4EFF3C14642FFE7CD8BFD0F914.jpg

 

争议三:对于李安创作路径的争议

 

回顾李安的经典作品,很多人对《双子杀手》感到失望,是认为李安对包括120帧在内的新科技存在执念,认为他似乎被技术太偏了,从而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搞反了,把内容看成展示科技进步的一个借口。

 

很多人认为,电影形式来源于科技,而电影内容来源于更为古老的戏剧,科技手段能让观众目瞪口呆,但真正打动情感、触及灵魂的是内容,是内容所包含的人性探讨和艺术精妙。科技只是手段,需要为内容服务。两千年前的剧本依然穿透人心,但一百年前的影像技术只有古董价值。

 

而支持者则认为,李安不是偏执于技术,而是通过技术发现电影新的可能。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双子杀手》,李安最大的野心似乎不在于用120fps、4K、3D技术甚至是新型动作捕捉技术进行电影制作,更多的是希望有志之士与他一起探索数字影像的未来,用更具说服力的影像,用更清晰、更能触及人们灵魂的演技,给观众们一个重新回到影院观赏电影的理由。

 

他们认为,李安本可以靠以往的成绩颐养天年,却选择在花甲之年去探索未知,更好的世界,永远需要这样勇敢的、眼光超前的先行者去革新。对此,大家应该鼓励、支持,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新技术,毕竟这种沉浸式体验提供了过往电影完全无法提供的视角。

 

不过,在大家为李安的理想主义而慷慨激昂时,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整个好莱坞,只有李安一个人在拍120帧的电影。

 

“李安的一小步,电影的一大步。”这是《双子杀手》在国内上映时打出的宣传口号。他从中看到了电影的未来科技发展新趋势。那么,别人是不想看、没看到,还是看到的未来与李安的不是同一个?

 

是众人皆醉唯他独醒,还是众人清醒,他却被这项科技给陶醉了?

 

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时间可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