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软件的宿命,似乎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同一个结局:在用户好奇心造就的高潮结束之后,默默退出人们的生活。
基于人性好奇心和窥私欲的本能,人们总是期待能有一个地方,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肆无忌惮的吐槽、倾诉……于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各种匿名社交应用,开始逐步登场。
然而,无论是国外的Secret、Whisper、 Yik Yak,又或者是国内的无秘、乌鸦、一罐等,这些曾经引发过轰动的匿名社交应用,都不约而同在引起一阵喧嚣之后,沦为了谣言和诽谤的集散地,或突然暴毙或黯然退场,无一幸免。
有人开始疑惑:匿名社交,真的是伪需求吗?
显然,腾讯并不这么认为。近日,腾讯正式推出了全新匿名情感社交产品“灯遇交友”。灯遇交友的产品定位是采用匿名的方式去记录内心真实的情感聊天产品,主打匿名聊天功能,产品设计上拥有“广场”“说说话”“发布”“关注”“我的”等5个功能。
在诸多匿名社交应用相继扑街之后,腾讯此时入局匿名社交是何考虑?腾讯真的能改变匿名社交应用最终都不得不走向消亡的死局吗?
匿名社交—人性的角斗场
表达,是藏在人类骨子里的一种欲望,当某种表达的欲望受到社会的制约和限制时候,很多人的内心通常会陷入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当中。
如今,网络社交开始无孔不入侵入我们的生活中,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身份、形象、面子、安全感甚至自身性格的挑战。微博、朋友圈、人人网这些原本为社交而诞生的平台,反而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种束缚和压力。不少人开始选择伪装或者逃避,而匿名发言也成了很多人卸下防备和枷锁,促进更加真诚交流和互动的好办法。
于是,一批又一批匿名社交产品开始不断崛起。
匿名社交的鼻祖是一个名为PostSecret的博客网站。2005年1月,创始人FrankWarren 建立了一个秘密网站。通过在其居所附近散发明信片让人们匿名写上自己的秘密寄回,并将这些秘密挑选后发布到PostSecret网站上的方式,Frank Warren迅速让PostSecret在互联网世界走红。
在2006年的年度博客奖项中,PostSecret网站曾一举夺得“最佳美国博客”、“最佳主题博客”、“最佳社区博客”、“最佳新博客”和“年度博客”等5大奖项,更在2008年成为美国十大女性学生最受欢迎的网站。2011年9月,Frank顺应移动大潮在iOS应用商店上线了一款同名应用,同样立刻大火。
然而,由于缺乏审核机制,PostSecre的问题开始接踵而来。大量的诽谤、色情等信息开始在应用内部蔓延,上架后仅不到三个月,PostSecre就被应用商店下架删除。
后来,创始人Frank总结PostSecre失败的原因时说到:“(PostSecre上)99%的秘密都是好的,但不幸的是剩下的1%的不良秘密最终压垮了我们。”
之后,匿名社交曾一度沉寂了一段时间。再度兴起,则是一款名为Secret的熟人匿名社交软件。基于手机通讯录的Secret,用户可以把秘密直接分享给通讯录中的好友,将匿名社交的范围从陌生人扩展到了熟人之间。推出才一个月,Secret就从谷歌风投、KPCB以及其他投资方手中获得了860万美元的融资。鼎盛时期,Secret曾一度登上了八个国家的应用程序商店下载榜第一位。
然而,在火速蹿红、用户量激增后,Secret又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匿名社交应用的老路上——逐渐变得像一款阴暗负能量的攻击和吐槽平台。各种网络霸凌、人身攻击、色情、吸毒、公司秘密在产品内广泛流传,流言蜚语不绝于耳。很快,Secret便遭到了不少群体的抵制和反对,用户开始大量流失。成立仅9个月后,这款曾经辉煌无比的匿名社交软件最终还是迎来了倒闭的结局。
国内匿名社交产品则始于2014年。当Secret在国外爆红的时候,一款跟Secret类似,名为“无秘”(原“秘密”)的产品也在国内开始爆红,带起了国内做匿名社交产品的热潮。仅2014年一年,国内匿名社交领域的APP总数就超过了20款。然而,喧嚣过后,就是沉寂,在平台上各种负能量、色情、暴力内容和言论泛滥之后,“无秘”与其他同类型的产品一样并没有存活太久,浪潮过后纷纷“夭折”。
匿名社交因人们的表达欲而兴起,然而在爆火之后,又成为了人性的角斗场,最终毁于人们的表达欲之中。尽管匿名社交始终有着庞大的市场,但在很多投资者看来,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难走的匿名社交之路
在不同陌生人之间交流,一切的重点在于自我吐露、彼此陪伴,不是急于建立友谊、也不必担心关系破裂,匿名社交能够满足人性的表达欲和参与感,爆火也是意料之中。但如何存活,始终是一个问题。
今年年初,王欣上线匿名社交App“马桶MT”的时候,马化腾就曾在朋友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态度:“负能量的匿名社交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的,没得说。”
然而,“真香定律”或许是所有人都逃不过的一个劫数。仅一年时间不到,腾讯就推出了自己的匿名社交应用——灯遇交友。
不少人体验过灯遇交友后,普遍认为这是一款升级款的微信漂流瓶应用。产品总共有五大功能,其中主打的就是“广场”功能。广场里有着各种匿名用户分享的话题,如果用户感兴趣,可以关注对方或者点赞(类似于太阳的标识),也可以通过说说话进行评论,评论后的话题会显示在对方的说说话功能栏里,借此可以进一步与对方进行交谈。
而广场之外,用户可以主动通过发布图片文字,来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并进行聊天。目前看来,灯遇交友上的匿名信息都较为普通和日常,暂时未发现其它匿名平台上的诸多问题。
然而,这并不代表灯遇交友没有任何隐患。如何审核并过滤涉黄、涉暴、虚假诽谤信息,才是匿名社交平台日后能否成功发展的关键,这些暂时在灯遇交友上都无法得知。
微信并不是匿名社交领域的新手。曾经在微信、QQ、QQ邮箱上流行过的漂流瓶功能,就可以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的匿名社交。漂流瓶曾帮助QQ邮箱短短半年时间突破1000万用户,也曾在微信诞生之初,帮助微信获得大量用户,然而最终腾讯还是选择了在全部平台下架了漂流瓶功能。
这一切,都源于漂流瓶功能推出之后,一方面有不法分子利用漂流瓶功能,传播黄色内容,另一方面,更有不法分子将“发漂流瓶”做成了一种特色的“职业”,通过微信群对外散播色情赌博等信息,按条给钱,让漂流瓶的使用原则发生了改变。而由于漂流瓶用户身份的私密性,腾讯无法进行完全审核。最终在不良影响不断扩大之后,腾讯还是忍痛选择了割爱,全线下架了漂流瓶功能。
在匿名社交上,腾讯早就知道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入局匿名社交,腾讯意欲何为?
虽然不管怎么看,匿名社交的结局最终都有可能走向死亡,但从层出不穷的匿名社交应用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匿名社交直击人类的天性——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只要人类一日不停止这种好奇心,那么匿名社交对于人类来说就一直是一个需要满足的痛点,也是新产品诞生的源泉。
作为社交市场中的宠儿,匿名社交市场一直都不缺搅局者。无论是今年年初“转瞬即逝”的马桶mt,还是3月份阿里上线的情感匿名社交产品“千耳”,亦或是百度于11月份上线的主要面向高校在校生的匿名社交产品“听筒”,从包括腾讯在内的诸多互联网厂商乐此不疲推出匿名社交应用,纷纷入局匿名社交战事的举动,我们很明显能看出他们对新型社交主导的渴望。
大厂们对匿名社交的追捧也不是空穴来风,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陌生人社交的用户规模已高达6.22亿人,并且仍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个数据也透露着在匿名社交这块试验田上,仍有很大的成功机遇。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尽管)陌生人社交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关键是要在陌生人社交中加入活跃元素,只有留存下来,才能形成商业闭环。”然而,匿名就意味着轻松和自由,同时也很容易带来监管缺失和用户黏性不足的问题,这是一种天然的矛盾——现行的匿名社交规则无法长久留住用户,但是只有长久留住用户,才是匿名社交的未来出路。
对于平台来说,让匿名社交避免陷入宣泄阴暗能量,成为帮助人们大方表达正面情感的工具,或许是匿名社交的最终解药。
而这对腾讯来说,又将是一种全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