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大众消费被按下了暂停键。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是“剁手”旺季的春节假期熄了火,大家的“隔离超长假期”难免会遏制太多需求。即便到了现在,依旧有很多在家办公的企业,街上人流也大不如从前。不过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大家恐慌也渐渐消失...

 

有人预测,疫情过后消费行业会迎来报复性反弹……有人预测,这种反弹将是微弱而短暂,远不能达到疫情前的经济水平值……

 

那么,“报复性消费”真的来了吗?众多奶茶店开卖5L豪华桶装奶茶;某烤肉店开业,顾客直接“来一本”;某购物城恢复营业,5小时突破千万营业额;麦当劳半价桶爆单排队2小时;2月房屋成交量几乎为0,3月起苏州,深圳市等一手房全部售空,北京上海急剧攀升,售楼处也逐渐热闹起来。

据清博舆情数据显示,截止今日,话题数据累计量超50万,各行业都有分布(图注)

 

“报复性消费”不会来了,钱包“填满”更重要

 

三月四月,多地景区“人山人海”的场面,不禁让有些人感叹“报复性消费已来”。各地政府以及企业,也在陆续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增长。

 

杭州发放了两次消费券,两天内就显现了15倍的拉动效应,截止四月初,带动杭州消费4.53亿元。南京放出消息,发放总金额高达3.18亿的消费券。

以上为3.1-4.21日,消费券的热点数据情况(图注)

 

据数据调研,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如预期到来,与其说是报复性消费,不如说是“补偿性消费”。一杯奶茶、一顿火锅、对于所有金额小的消费,一定会有非常强势的反弹,即使是非必需品。不排除少数经济能力较强的群体,会在疫情后进行报复性消费。但是,总体上,可能无法超过正常运营水平。

据清博舆情系统数据显示,各平台充斥着“报复性消费”不会再来的言论(图注)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海底捞、西贝等餐饮企业的涨价潮,引发了疯狂吐槽;形成对比的是,麦当劳推出39元半价桶,引得众人争相购买。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疫情下,大众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商品,诉求反而更强烈。

 

网友A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我还是先报复性挣钱吧!”

网友B “我想报复性消费,但钱包不允许。”

网友C “报复性消费,拿啥报复?”

网友D “房贷可以延期,但又不会缺席。”

在聊到报复性消费问题时,不少网友给出了以上答案。

 

“消费”pk“存钱”

在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飞来后,一些企业无法幸免地陷入了“冰河期”。裁员潮和降薪潮接踵而来,一些人的收入骤降甚至没了收入。

 

这时候,有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储蓄水平、创收能力和消费模式,是否具有抵抗突如其来风险的能力。“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反而成为不少人的切身感受。

 

整体而言,2020年社会对疫情的防控一直会处于相对高度戒备的状态,同时,大众对外出消费还是会比较谨慎。从企业角度,需要一个周期来面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部分企业还需要逐步调整相应的商品、渠道和营销策略。

 

以上话题对比数据均来自清博舆情系统(图注)

 

在某平台“疫情过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投票中,排在首位的选择是“努力赚钱”。

从投票结果来看,未来,更多民众可能会给自己增加各种各样的资金保障,长期而言,消费观念还是以“理智”为主,倾向于“保守型消费”。

 

综合而言“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后者占大多数。 

 

与其等待“报复”,不妨多多思考,抓住短期机会,做好长期战略,这或许关系着各家企业更长远的生存与发展。

 

若需要其它热点分析数据以及疫情报告,欢迎各位老师前来沟通交流+舆情系统免费试用体验。

 

清博研究院顾问:陈蒙

联系方式:13270116959(同微信)

邮箱:chenmeng@gsdat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