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导读:
“南京宝马车祸”备受瞩目,除了车的品牌质量、事发地点、时间、后果等因素外,还有“是否顶包”、“是否毒驾”等诸多猜想。塔西佗陷阱使得官方通报频遭质疑,面对这样的情况,南京交警是怎样一步步地扭转大舆论趋势的?
事件:宝马撞飞马自达,马自达内一男一女当场死亡
事发时间:20日下午14时许
事件关键字:宝马、闯红灯、撞死人、逃逸、白色粉末、外地车、车速近200km/h、毒驾酒驾、头盔
南京交警陷入舆论质疑的三大原因
一、官方通报相对较晚且无实质性内容
14时,车祸发生。15时57分,@南京零距离 发布相关微博,并附上了一则监控视频。
该微博下方热评中,观点主要分布如下:
约2个小时左右,报道事件的媒体增多,主要信息增加了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目击者称,闯红灯时宝马车速近200公里/小时”;
2、“有市民称,在肇事的宝马车里,发现一包粉末状物品,疑似毒品”;
3、“该驾驶员情绪比较激动,神志不清”。
这些报道,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使得“毒驾造成车祸”、“酒驾造成车祸”、“车主有背景”等未经证实的猜想先入为主。
4个小时后,@南京交警 发布了《事故通报》,并未对舆论场的质疑作出解释,表示“正在进步一调查”。官方通报相对较晚且无实质性内容,是官方陷入舆论质疑的第一个原因。
二、 官方通报用词被质疑
网民抓住通报中的肇事者“离开”、与“警方找回”开始攻击,质疑声成为主要声音,认为官方用词太过中性。当然,也有支持声音,表示“事故原因没调查清楚之前,警方不能给人随便定罪”。
三、信息匮乏未能满足舆论场渴望
官方的通报,与媒体告知的信息,仅仅多了一点,即“被警方找到并控制”。其它信息早已在舆论场传播开来。就民众的质疑,官方并未给予一定的回应,通报信息的匮乏未能满足舆论场的渴望,成为官方陷入舆论漩涡的又一原因。
南京交警三次通报如何扭转舆论
(舆论支持度以通报中热评正负面来统计)
第一次通报,官方通报了基本信息,用词为“离开”、“找回”,引发了事件定性的法理之争,舆论支持度为50%;
第二次通报,对肇事者身份、事件起因等相关信息予以解答,但未对“粉末”、“超速”等相关细节予以交代,在媒体已公布相关惨烈事故画面的“事实”面前,舆论场更多的是质疑态度,支持态度仅占20%;
第三次通报,官方十问十答,少了官方通报中常见的“紧急”、“开会”、“一定”等保证性字眼,更多的是取质疑于民,答细节于民,对已查清的细节一一公开,尚有待查证的疑点公布进程,且在最后一个回答时否定了其它渠道的真实性,认真的态度成为此次事件中扭转舆论的一大原因。
截至24日11时,第三次通报已获得100万+阅读,近4000次评论中,70%的网友持支持态度,让“交警蜀黍挺住”;网友@_八至_ 认为“现在媒体太不负责任,各种“疑似”,“疑为”,误导大众”,这一点官方在这一次通报中的第十个问题也有提及,表示“之前未通过其他渠道发布消息”,其意不言而喻。
其实,官方此次扭转舆论,有三个原因:
1、上文中提及的:公开公正透明。直面舆论场的质疑声,并作出正面回应;
2、让民众情绪疲软。前两次通报,官方发布较为紧密,第三次则间隔42小时,舆情发酵较为彻底,民众谩骂相对疲软,此时对质疑声一次性回复,无疑是最好时机;
3、注意力转移。在第三次回复后,媒体曝出“宝马司机妻子:愿给每家补偿5万块”、肇事者“妻子穿着红色的衣服参与协调会见”,这些一定程度地转移了事件本身的注意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场在每个用户手中生成,呈现出小微化、个性化趋向。”随着政务新媒体与网友积极互动形成的新话题,越来越多地成为其他新闻媒体的第一信息源。从此次事件中,“南京交警”扭转舆论趋势的表现来看,政务媒体应对突发舆情事件的态度与方式已逐步成熟,使得政务信息更有效的到达受众,更好的引导舆论,增信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