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我没有杀他的动机……”如果你无意中听到这些对话,别害怕,这是年轻人社交活动的“新宠”——剧本杀。
 
剧本杀是一款5-8人不等的推理游戏,围绕一位NPC的离奇死亡展开。参与者根据所扮演角色进行演绎,通过多轮的搜证和线索互换来找到真凶。有人不动声色默默观察,有人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开脱,思维和演技相互碰撞,让年轻人沉迷其中。
 
根据清博舆情数据显示,以“剧本杀”为关键词,近一个月内共有相关信息303050条,讨论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11.png

 

讨论度迅猛增长的同时,线下门店也在2020年迎来高速发展。天眼查“年味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剧本杀相关企业超3100家,同比增长63%,2020年起,线下的剧本杀门店数量急剧增长,全国门店数量由年初的2400家激增到年底30000家。

 

剧本杀“推手”:沉浸式体验与社交需求

 

剧本杀的流行,离不开一档综艺的热播。2016年明星推理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开播,流量明星加上汇集流行元素的剧本,综艺开播的那刻起便受到关注。2018年,《明星大侦探》中出现了APP植入,从线上到线下,更多人加入了剧本杀的行列。

 

与之前火爆的桌游、狼人杀的相比,剧本杀的每位玩家都拥有极高的参与度,如在推理本中,通常每位玩家都有杀害NPC的动机和时间,借此玩家必须要加入到搜证中来,拥有在一款游戏中的话语权极大增强对于游戏本身的浸入。

 

如狼人杀,当玩家能力角色差异大时,情节主要依靠高端玩家推动,削弱了新手玩家的参与感和体验。剧本杀这类每人都手握编排好的剧本形式,游戏最初强调每个玩家进入角色规避掉新手玩家的“划水”风险。

 

22.jpg

 

同时根据词云图进行分析,剧本杀能够风靡的核心在一个能够立住的剧本设计。狼人杀所达到的博弈效果完全取自于玩家水平高低,而剧本杀能通过建构故事情节和缜密的线索,让玩家进行深入,体验到惊险与刺激。而“拿到角色就明白谁是凶手”的剧本正是网友所诟病的。

 

一次良好的游戏体验对于玩家而言也相当重要,进入角色进行对话,在4到6小时之内能否真正融入到另一种人生中去。“线下”恰恰是带动这种体验到推手,线下所带来的场景体验和玩家之间的对话在场感是线上所无法满足的。在场景的构建中,线下引入了灯光、音乐来构建剧本所需要的氛围,通过DM(主持人)不断推进剧情。

 

线下店面的开拓也满足了当下的社交需求。

 

受众希望从高强度的工作与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平台抽离,渴望重新回到现实环境之中。工作强度大、加班时间长,与其说在生活中工作,不如换成在工作中穿插生活。工作压缩了社交的时间,通过剧本杀这种角色扮演的形式是开展社交的有效途径之一。

 

33.jpg

 

根据清博舆情针对剧本杀相关词条进行检索,其中多条都是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进行组队剧本杀的活动。因游戏本身的紧张感和角色扮演以缓解陌生人拼单的尴尬,剧本杀也成为更多人社交方式的偏好。

 

市场更迭:剧本杀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综艺带来“剧本杀”这一游戏的破圈,APP的上线给人角色扮演的初体验,《我是大侦探》的安卓用户下载量已经突破2484万次,受众俨然已经积累到一定量级。

 

市场规模与投资者的青睐同样让人瞩目。央视财经报道:2019年我国“剧本杀“行业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企查查APP显示,“百变大侦探”在2020年底已经获得来自武汉微派网络3000万人民币的战略性投资。

 

剧本杀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44.jpg

 

根据清博舆情的传播分析显示,对于线下剧本杀行业的现状,消费者多数认为行业处于一种鱼龙混珠的状态。入场人看好年轻群体这一极大的市场规模,却忽视线下置景和半路入局存在的阻碍。

 

线下剧本杀场所的搭建有三个因素需要纳入考量。一是打造实景所投入的装修成本,不仅包括店内装修,也包括服装、道具的采购。

 

另一个是复购率的问题,每一个剧本属于一次性消费品,多数玩家一款剧本不会考虑复购,而是采取一次性体验的模式,需要更多消费者涌入才有可能抵掉成本。

 

剧本的价格同样不低,盒装剧本价格在500元左右;一个城市只有三家可以获取到授权的城市限定本价格在1000到2000元作用;城市独家本,即一个城市仅有一家店铺获得授权的剧本价格可飙升到2000到10000元左右。

 

线下店需要较长时间才有可能回本,同时人力也要需要考虑,尤其是作为剧本杀环节主要的情节推动者DM(主持人)的要求极高,DM与其他玩家的互动,直接影响到玩家对这款游戏的体验。

 

音乐、灯光、DM是打造沉浸式体验到必备因素,如果玩家无法在一个本子中没有进入角色,对于店铺也很难进行持续性的消费。

 

行业看似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条,上游有源源不断的创作者进入,并有知名创作者为之引流,下游是在微博平台的高讨论度和活跃用户,但“体验尚未专业化”。一切创作对接到用户这一环时,存在太多的变数,实景的打造往往依赖于店主个人的趣味,DM作为一个剧本的引领者往往仰仗于过往经验的总结。

 

在某些投资者眼中,剧本杀的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青松基金的Charles认为“线下剧本杀店铺没什么壁垒,人人都想分蛋糕,竞争越激烈越赚不到钱。”

 

剧本杀的人生能否进入一个更广阔的阶段还是一个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