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是外国文明吗?”

“四川三星堆出土了个火锅?”

“青铜神树上的鸟儿真的会说话?”

 

近日,伴随着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陆续揭晓,“三星堆”霸屏朋友圈,无疑成为了当下大热的“网红IP”。即便是在网友已经过了新鲜期的今天,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三星堆”,也依旧能看到十余个相关话题颇具存在感的高悬热搜榜单。

 

1.jpg

 

根据清博舆情系统数据显示,在近一个月关于“三星堆”的879284条信息中,截至2021年3月24日中午11点,今日信息数高达35640条,主要来源于北京、广州、四川、上海、江苏等地,其余各省市皆有所报道,可谓是举国上下,聚焦“三星堆”。

 

2.jpg

 

但过高的热度和流量并不意味着一昧的好评。清博舆情系统显示,近三天在大部分表达惊奇、赞扬、喜悦的信息之外,有21.74%的网友对“三星堆”相关信息表达了厌恶。

 

3.jpg

浏览近期相关文章,不难看出,在网友广泛讨论大量细节和扩展话题时,“盗墓与考古”、“考古学现状”等议题频频成为出现争议和负面情绪的焦点。


“三星堆”这一IP的出圈,不仅仅为疫情后期发展乏力的博物馆传播注入了活力“泉水”,在关于三星堆争论中引发的“为考古学正名”等话题,也为公众转变对考古领域的固有认知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契机。

 

在当前的社交媒体和直播时代,本次的“三星堆”挖掘重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考古行为,而成为了一场公众参与的“文化事件”。三星堆的“上新”,实际上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上新”。

 

 

历久弥新,“三星堆”靠的仅仅是文物?

 

“三星堆”是什么?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三千至五千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现阶段的考古新发现,将促使考古学家全面丰富的加深对三星堆文化和周边地区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为中原、江汉平原地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4.jpg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更是表示:“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会影响四川考古、中国考古甚至世界考古很重要的发现。”

 

而“三星堆”火爆出圈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其本身的考古文物价值。

 

用清博舆情系统分析近三天的“三星堆”数据,可以看到,在词云图中除文物发掘与学术研究外,微博、短视频、小说、科普等词汇出现的频次颇高,“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如果青铜器能够“醒来”,那么它们将会惊叹于当前文化传播方式的便捷性和多样性。

 

5.jpg

 

从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揭晓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4天(3月20日至3月23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了《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最新发掘成果进行实时报道、全景呈现。时至2月24日下午,央视频的“三星堆大发掘”直播间中依旧有217.6万人次观看。

 

6.jpg

 

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直播特别节目是融合了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的一次全新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呈现三星堆文物之美,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青铜树上四川话八级的鸟”、酷似小猪佩奇的陶猪、被网友争相PS的绝美“黄金面具”......就连挖掘六个祭祀坑,也被调侃地称之为“连拆六个盲盒”,这代网友超水平展现了其”万物皆可乐”的处世原则和态度。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恐怕文物也没有想过这些亲切可爱的称呼会是它们的代名词。在官方考古直播、媒体创意文案、网民乐在其中的三重推动之下,“三星堆”不火也难。

 

 

地方博物馆文创网红IP塑造进行时

 

其实,早在2019年“三星堆”动画电影《金色面具》获一亿元国际资本投资的合作签约仪式上,双方就表示将携手打造三星堆文化IP产业链项目,共同开发《金色面具》图书、游戏和网剧等,打造史诗级影视巨作,构建全球超级IP,让三星堆文旅真正“火起来”。

 

2020年成都首店经济大会上,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更是描述了“不想只做博物馆”的发展愿景。

 

以商标布局为出发点,创立一整套新媒体传播矩阵,用文化集群和品牌效应驱动发展,“三星堆或将成为下一个不逊于“故宫”的博物馆文创IP。

 

作为一种跨国别、跨语言、跨文化的艺术传播活动,博物馆文创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和文化元素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创意性、纪念性、实用性的特殊文化产品向游客出售,以达到盈利和再次传播的效果,深受游客喜爱。清博系统分析了近七天关于“博物馆”、“文创”关键词的信息,其数据表现不俗。

 

7.jpg

过去这几年,在故宫和国博这两大网红博物馆的带动下,博物馆+文创频频吸引公众关注度,给与其相关的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路径。

 

8.jpg

 

据2019年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围绕历史、文化IP进行文创开发正呈现出井喷态势。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在过去两年内翻了三倍,不少网红产品的销售额几何级数暴增。

 

除了围绕IP开发自营的文创产品,与其他品牌跨界也成为了一大潮流,许多产品都脑洞清奇,被大票年轻消费者追捧。据《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跨界衍生品在整体文创产品市场份额高达72%,跨界衍生品的规模已经是博物馆自营产品的3倍。

 

如周大生与梵高博物馆合作、欧莱雅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限量款口红礼盒,成都的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将藏羌文化刺绣图样运用到了彩妆品牌植村秀的包装中等。

 

透过这些开创性的尝试,市场对博物馆文创充满了热情。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不仅完全可以实现,而且有非常丰富的实现形式。有业内人士认为,数字文化创意不止是一种文化体验,还可能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的全新解决方案。在激活社会潜能方面,数字文化创意还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间。许多优秀的电影、游戏、网络文学以及国漫作品,正快速走向全球市场。

 

不过,对于博物馆这一非营利组织机构而言,其主要职能是收藏、科研和教育。文创产业的发展,其实并不在其职责范围内。如何改进文创机制,让博物馆丰富的藏品IP顺利从馆内走向观众生活中还有漫长的过程。


但无论如何,我们相信,三星堆“上新”仅仅是三星堆博物馆文创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理念的更新,“地区博物馆传播如何历久弥新”这一问题将会有更加新潮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