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导读:
中国教育报刊社致力于打造新型教育主流媒体,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7.17“行业媒体转型”沙龙中,报刊社的全媒体中心运营总监李凌就向我们介绍了教育行业媒体融合探索的过程,以及得出的四个再造结论,还不跟随小媒一起前往围观~
报刊社的媒体融合改革是从组织机构改革开始的,教育报刊社是由两报四刊三网组成的,其中的两报四刊之前全部是教育部直管的,所有的领导都是教育部直接任命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很难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去年开始,中国教育报刊社对组织机构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1、管理体制的改革:取消行政级别,公招优秀人才,解决了媒体融合外在机制的问题。
2、薪酬制度的改革:首席记者和社领导的同酬打破了管理和业务的官本位,为年轻人提供了上升渠道,激发其积极性,解决了人的问题。
以上两者问题的解决释放了报刊社媒体发展的活力,但是在改革中要让编辑部主动地、自发地去和新媒体融合还缺乏机制,或者说各个部门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利益本位,还不能站在整个报刊社媒体融合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成立全媒体中心,它是一个跨越编辑部的统筹协调的机构。全媒体中心的主任是由社领导担任的,副主任是由各个媒体的总编辑或副总编辑来担任的,他们对全媒体中心的定位有四个判断:
采编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的母平台
全媒体中心是一个技术的平台,也是一个品牌的平台。例如中国教育之声就是这样一个实体,它面向移动端,但也统筹传统媒体与网媒,李凌他们就是把整个转型业务放在全媒体中心母平台的框架下思考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司令部
以全媒体中心为牵头,整合两报四刊的资源,尝试全媒体报道。例如两会期间报刊社邀请两会代表和基层教师到中国教育新闻网视频演播室访谈,实现新闻素材的一次采集。采集之后生成多个产品,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在不同的终端发布,报纸突出深度,杂志突出思想,网站突出整合,新媒体突出交互,探索融媒体的报道。
新媒体项目的主力军
今年,报刊社也尝试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报道,如用H5网页做 “总理告诉你2015中国教育更美好”的报道。全媒体中心是主力军但并不意味着要探索整个报刊社的新媒体业务,各个编辑部也应该自发地探索。全媒体中心承担的是前沿和支撑的作用,为各个编辑部提供资源支持。
探索集群化业务的试验田
针对复杂的教育舆情,报刊社在今年3月1日推出了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这是一个基于社交属性的网站,邀请老师入驻并发表观点,同时报刊社也通过收集重点舆情和他们进行互动。此外,报刊社还把蒲公英评论平台和教育报的评论版打通,实现选题策划共用、采编队伍共用、内容共用,最后共同探索传播渠道。
报刊社的采编流程就是由中国教育报微信端发起,通过抛出选题,进行数据调查,让用户来参与新闻生产,同时网媒来配合,最后报纸进行深度解读,这跟传统的采编流程不一样,传统的采编更多地是基于报纸本位、编辑部本位的选题策划,现在则是依据话题热度,一次采集、多终端呈现,利用不同终端的传播规律对文章进行不同的改造。
好的融合产品不仅是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载体,它还可以把传统的采编资源和渠道资源向新媒体整合,支撑新媒体业务。但是也要注意到报纸的本位意识不可太强,新媒体的报纸采编人员习惯借助新媒体为采编服务,这是背离融合本质的。
据李凌介绍,报刊社的融合产品主要有蒲公英评论平台、中国教育报之声微信矩阵、好老师微信、家庭教育之声等。转型一定要抓住几个试验田,抓住几个切口进入,之后再慢慢地转变、解放思想。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已经通过技术驱动、用户驱动、进入资本渠道等方式推动媒体融合。中国教育报刊社也希望通过数据底层的再造,建设数据加服务的平台,提供传播、数据、舆情、教育、出版、o2o、广告、电商等服务,建立用户数据库、内容数据库等,做未来教育领域的数据智能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