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分析、数据服务,请发邮件至:xmhzbj@163.com加小新微信(ID:newmtzs)。查询榜单登陆www.gsdata.cnPC端访问效果更佳


817日,天津港危险品爆炸事故第6天。经历了一个混杂着惨烈、震惊、痛惜、质疑、焦虑等等心情的长长的周末,转眼就要到这起事故受难者的“头七”了,下面是小编对这起事故的舆情分析感受和体验。


首先,人民日报17日也就是今天刊登了一篇评论《应对突发事件,“信任共同体”很重要》,里面这样讲:


面对这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中央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严查严办是确定无疑的。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样的大案都要一查到底、公开处理,还有什么必要对一起安全事故有所保留和隐瞒?又怎么可能“官官相护”?想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有些疑虑是多么没有根据、没有必要。


一般情况下,从公众和官方互动的角度而言,这篇文章应该是最好的安慰和沟通、交流。


与人民日报这篇文章起到类似作用的,还有下面这幅照片:



这是香港有线电视的记者采访李克强总理的场景。人民网的报道说,李克强总理16日在天津泰达医院看望伤者时,一名香港记者突然冲过来用手机拍摄并追问“编外消防员”问题。这副画面应该能成为8月16日或者整起事故里的标志性图片之一,可以做出N种解读、分析出N种象征意义。像媒体人@我是西蒙周 就这样说:“【致敬】转:香港有线电视小哥牛逼,一手麦一手手机,自己当摄影记者,蹲点等到强哥,运气加坚持!”


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时代……,总之信息、技术可以融合任何坚硬的存在,融化任何坚冰。如此看来,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务或者舆论事件好像都有下面这么几个特点,这在这起“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里应该体现的更明显:


原则一:“拼图”原则


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从受害群众,消防员等救援人员,利益相关者,到各路记者,官方、民间各种机构、工作人员,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到网媒、纸媒、广播、电视等各色媒体,大家都在做“拼图”,交流、沟通各种信息片段,尽量弄清事实及真相。这个事实及真相遵从常识、逻辑、科学,是客观的、有边界的事实及真相,不会因为情绪、利益或者什么权力而被遮蔽。这个过程有的时候漫长、痛苦甚至残忍……但它始终在那里,终将抵达人心和时间深处。


原则二:“拍板定调”原则


在天津港爆炸事故这样重大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为什么尤其需要最高层级或相应层级的应急响应,需要最高领导人对编内编外消防员、应对谣言满天飞等等问题“拍板定调”?从公共安全或免于恐惧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社会或者系统必须要有的正常运转机制,可以起到“定海神针”、“定心丸”作用。


原则三:具体问题和切身利益原则


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舆论和公众对核心、权威信息有着强烈的渴求。所谓核心、权威信息,就是要找准问题,找准利益痛点。其实无论何时何地,国内国外,古往今来,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能否建立“长效解决机制”。例如这次天津港爆炸事故反映出的、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安全及应急机制,使得社区或其他人都具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从另一个角度说,每个具体问题都代表的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集、纠葛、矛盾。这就要求无论官方还是媒体舆论,要从贴近人心角度,解决民众切身利益或感受问题,如媒体17日报道称“上百名死者、失踪者家属与受灾群众再次来到发布会会场外请愿,表现激动”,又如李克强总理16日在现场问监测人员,“我闻到的气味是什么?”


原则四:能力与专业原则


观察整个舆论和媒介生态,在这次爆炸事故中,媒介平台的实力和记者编辑专业能力之间的实力差异表现明显,财经网、新京报、财新网、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侠客岛”等等在追问核心事实、直抵现场、提供意见分析等等方面表现突出。这无疑得益于机构和记者编辑个人的自身禀赋,及其专业、职业、敬业精神或者说是古典工匠精神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动体现。无论数据、技术、形式,还是内容、价值,最后呈现出来的产品形态基本能帮助公众和舆论快速接近事实,拼接真相。


原则五:风险预警原则


天津爆炸事故反映出过去积累的风险存量,新形势下的风险增量,新旧形态缓慢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调和的风险冲突,需要我们不断为过去埋单,为不可预知的下一刻付出成本。这就需要公众、舆论和管理者、参与者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参与社会或自己身边的公共事务,不断“排雷”,将更多地风险因素化解于萌芽。不过一旦社会政经系统运转频率增快,“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实提醒我们这或者是更大隐患酝酿发展的开始,或者是系统校验、调试、改革改善的最佳时机,风险同时也代表着机遇。


原则六:动态平衡、自洽原则


综观此次天津港爆炸事故的7次新闻发布会以及最高领导人的表态,我们会发现至少舆情系统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公众和媒体舆论所关心的、提出的种种质疑或不解,基本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回应或解答。这是掌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引导权的不二办法,也是“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的本来意义。相对于海量互联网来说,尽管管理部门关停账号、关闭网站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其起到的象征、惩戒意义还是更大一些。信息本质是自由流动的,如果加以引导,最终它自身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原则七:溢出原则


除了我们所关注讨论的几次新闻发布会衍生的次生舆论灾害外,这次天津爆炸事故依然出现了特别是网络舆论常见的“溢出”现象,如马云被逼捐,如陈光标中毒就医,等等。这既是“二八法则”在舆论、媒体报道领域的体现,也是“能力与专业原则”、“具体问题和切身利益原则”的反证。此外,网民第一时间的、巨量的情绪表达其实也是“溢出原则”的体现(当然这背后或许也有着大量的“成见”,需要另行分析),如果及时反馈,应对得当,很快就会“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