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熔断机制”正式推出,首日运行,万众瞩目。然而没想到,一开年,A股在13:13分后,两度触发熔断,全场暂停交易至收盘,新年A股首个交易日提前1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刷新近年来最短交易日的纪录,部分股民还没反应过来“熔断”是怎么一回事,就成为了被“熔断”的一员,媒体则纷纷加入科普队伍,进行全方位“熔断”解读。
通过新媒体指数大数据平台搜索“熔断”关键词,截至2016年1月4日,相关微信文章约3534篇,总阅读数568万+。
追根溯源,熔断机制并不是中国首创,早在1988年10月19日美国人就正式启动了这一机制,结果是18年内,美国再未出现大规模的股灾。中国政府为何这么迫切地推出“熔断机制”?主要也是为了稳定市场。今年三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千股涨停跌停着实让全国股民体验了一场过山车式的人间悲喜剧。这次“熔断机制”公测从开始到结束,网民心里五味杂陈,有来不及反应的“不知其味”,也有表示“跌傻”的愤懑;媒体公号则表现得十分淡定,一篇篇专业角度的分析似乎渐渐解开了大家心里的谜团。
在清博新媒体舆情系统上搜索“熔断”关键词,截至2016年1月4日,相关文章约3954篇,主要涉及熔断机制之后的“蝴蝶效应”、对中国市场的正负面影响、“熔断”首日股民情绪等方面内容。现阶段科普多于反思,后续舆情潜在看涨。
公众号“凤凰财经”在《史无前例!千股暴跌连环触发“融断机制”,A股提前收市!》从A股熔断的12个细节指出本次大跌的主因是减持禁令或将于2016年1月8日到期;财新制造业PMI不及预期;人民币首日开启暴跌模式;全球股市下挫。列出“熔断机制”的10大问题,告知广大不明真相的网民,熔断机制的来源、中国熔断机制参照指数、熔断阈值为何物、应用熔断机制的交易品种、一天之内触发熔断的次数……非常细致全面,几乎囊括了有关“熔断机制”的所有疑点。文章认为,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在存在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
《人民日报》在《A股两次触发熔断,史上首次提前收盘!大跌真相在这里》一文对于为何会出现股市大跌,表示主要有四点原因:第一是证监会关于“股东不得减持本公司股份”的“18号文”即将到期,市场担忧套现潮;第二是人民币汇率突发下降,A股受其影响出现下跌;第三是对股票发行注册制预期增强,今日下跌是市场对其的反应;最后是因为第一次熔断发生后,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继而导致第二次熔断,A股提前收市。
《南都周刊》发文《知道你们元旦没休够,再给放半天假》,对匆匆结束的首日公测调侃道:一觉醒来,假期没了。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在熔断机制生效的首个交易日,A股竟然两次熔断!跌幅触及7%,提早1个半小时收市。这是对大盘真枪实弹的袭击。上交所官方微博称,根据规则,因触及熔断阈值后交易系统进行处理需要时间。网民“土得掉渣的爹爹腔”:“从1988年有熔断机制开始,美股用了27年才执行了熔断。A股只用了4小时。2016.1.4 13:34 值得记录的这个城会玩的时刻,完美。”
《江阴日报》在《今天你被“熔断”了吗?证监会表示测试成功,股民喜迎千股跌停。江阴人的朋友圈炸锅啦!》一文中,表示在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熔断”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不幸遭遇“熔断”了,今天的微信胖友圈,更是体现了人间一切贪嗔痴、悲欢喜。“白菜都已经烂了,不让买卖就不买卖吧,可是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股市依然要开盘,谁能给咱小散户指条明路呢?”
究竟“熔断”于股市、股民是利好多,还是隐患多?至少现在是无法估计的,一个国家政策的发布和实施,需要时间和市场,以及人心的考验,能抵住一时的“暴跌”,也能经受突然的“暴涨”,只要总体上不出现大范围的市场震荡,民众就有理由相信这一措施确实是于民有利,于社会能稳定,即使是国外的“舶来品”,也能在特定政策利好状况下实现经济局势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