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评论家,他总是不惮于将自己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用尖锐而理性的文字去针砭时弊。不了解他的人,会认为他锐利得没朋友;了解他的人,则知道他其实是个“逗比”。他就是中青报的曹林,一个以“吐槽”为业的男人!
“而立”才7年,离“不惑”还有3年。确实,对自己年龄有着谜之自信的曹林是不老,尽管他已经在《中国青年报》写了十多年的评论,已经有六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梳理这十年在中青报的积累,他觉得最宝贵的是积累了“讲理的耐心”,他的评论也堪称“影响时事进程和引导理性思考的典范”。有人说,多数人25岁就死了,一直到75岁才埋。他显然并不想做一个25岁就让自己的个性和锐气被磨光的人。于是曹林以一枚傲娇的自媒体身份在个人公号里开启“吐槽”模式。
作为即将到不惑之年的人,您的公众号名字的“吐槽青年”四个字赫然在目。为什么会选择“吐槽”、“青年”这两对词呢?
曹林:“而立”才7年,离“不惑”还有3年呢,别把我说老了。按世卫组织的定义,44岁以前都可以叫“青年”。这名字没啥特别的意义,有人认为评论就是吐槽,那我就吐槽呗。我是中国青年报的,又姓曹,跟吐槽也有点儿相关。
创办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如何理解自媒体和新媒体,您认为未来会如何演变?
曹林:对新东西有一种迟钝和排斥,当年微博火了之后我才开始玩微博,微博玩到了近60万粉丝,有一天一夜醒来,发现身边很多同行都有了微信公众号,不想落伍,便开了公号。新媒体发展太快了,稍慢一点儿就落伍了。
现在自媒体和新媒体玩得好的,多半是从传统媒体出来的,带着传统媒体的血统。自媒体和新媒体会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向,当人们从自媒体新媒体中享受到表达和传播的便捷自由后,不会再眷念传统媒体时代。当下新闻生产的主力仍是传统媒体,一个方向是,自媒体和新媒体在新闻生产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新闻生产模式将被打破。当然,今天的那些新媒体形态,微博啊,微信啊,在新的形态出来后都很快“沦为”旧媒体,传统媒体会越来越新媒体化,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一些方面会传统媒体化,不像今天这样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而像传统媒体那样,是团队式。
您曾说,“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别去新媒体”,里面举例说了新媒体人的一些“恶习”。现在来看,有什么新的观点?
曹林:我的基本观点没有改变,我那篇文章并非站在传统媒体立场上去批判新媒体,我并不认为传统媒体就比新媒体好,我的观点是,在锻炼和培养一个媒体人的基本功上,传统媒体要比新媒体好。因为多数新媒体并不具备新闻生产能力,多是对信息的融合和对新闻的再生产,还是要先在新闻生产的环节上有过锤炼,才能积累基本的新闻和媒介素养:对新闻真假和事实的判断,新闻写作能力的提升,新闻点的发掘,新闻纠错能力,等等。
当下中国新闻教育本来就很虚很空,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混了4年,如果又缺乏传统媒体的历练,直接从很“虚空”的新闻教育走向比较“浮躁”的、“阅读量至上”的新媒体,很容易走歪了,除了学会一些吸引眼球的歪门邪道,没学会正经的新闻采写编评能力。没在传统媒体待过还真不敢说自己做过新闻,媒体人的成长,是绕不过传统媒体这个过程的。
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传统媒体都在面临着“二十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多媒体都在大裁员。您认为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人的出路何在?
曹林:传统媒体在今天的大变局,首先不是今天变得太快,而是过去变得太慢,过得太安稳了,日子太好过了,没有及时把握了读者需求的变化,没有捕捉到网络和手机对读者阅读习惯带来的变化,慢了一大拍,现在是在“被读者抛弃”的压力下被迫作改变,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痛苦还刚刚开始。其实不只是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行业多面临着危机,传统出版业,传统实体书店,传统商场,传统出租业,过去越安稳的如传媒行业,受到的冲击也越大。
党报机关报还好些,都市报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预计今年还会死掉更多,将有更多的传统媒体人离开。出路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以不变应万变吧。对于传统媒体人,其一,要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只要自己变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才会掌握主动性。其二,大变局的时代,倒不必急着去跳槽去顺应变化,不确定的时候,静下心来读点儿书,冷静观察变化,也挺好的。能够不变,有时候就是一种最难得的幸福。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了高中毕业、报考大学的时候。假设可以挑任何一所学校,您会选择哪所学校哪个专业?为什么?
曹林:就像我爱我的母亲一样,我也爱我的母校,我还会选择我现在的母校现在的专业,在那所美丽的大学,我认识了我美丽、聪明、温柔的妻子,那里有我青春最美好的记忆。我爱新闻,从那里我走上新闻从业之路。历史不可以假设,但这种假设的迷人之处,在于可以给人以反省的机会。只要在每个阶段做了那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就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有时候选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了之后的努力。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不在于开始选择了什么,而是选择后所付出的努力。在人生之路上,选择是伪问题,努力才是真问题。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人,永远不会纠结或后悔于自己的选择。
人生没有假设,所以只能努力。现在就努力,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您最近的某篇文章历数各著名高校的新闻学子的气质,那么您心目中的完美的新闻人的品质主要包含哪些?
曹林:我眼中没有什么“完美的新闻人”,完美了就不是人了。我觉得一个新闻人首要的品质就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有缺点和局限,看到的所谓“真相”可能只是局部的片面的,掌握的“真理”可能有很多限定条件。下判断时不那么绝对,不那么肯定,不那么斩钉截铁,保持怀疑精神(包括自我怀疑),保持有可能被别人说服的心理准备,可能接受跟自己的原初判断不一致的结论。觉得自己是完美的,勿庸置疑,听不进不同意见,固执地坚信自己看到斥是真相,这种自负是新闻人最大的敌人。有了对自身不完美的认知,就会谨慎很多,不会迷恋于“快”而失去常识判断,不会被反转新闻打脸,也不会走上极端主义歧途。
另一种重要的品质是对变化的敏感洞察力,新闻嘛,要能对“新”的东西敏锐地捕捉到,别人觉得是静态的,正常的,你能够发现静态中的变化,正常中的反常,你的新闻和评论就有了附加值。别人看到的是动态的变化,看到的是反常,你能够从动态变化中发现恒常的规律,从反常中看到正常,这就是新闻人的眼光。
还有一种重要品质,就是能够远离浅层的热闹,而去打捞沉默的声音。比如两会,当别人都对扎堆报道某个热点时,他能超越热点发现冰点,把冰点做成热点,从而设置议题。
作为享有盛名的评论人,您的言论经常在社会上掀起大讨论,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是哪些因素让您长期坚持了下来?有没有哪一件事情会让你觉得最有成就感的?
曹林:我不是一个喜欢炒作和享受成为焦点的人,只是爱触碰一些别人不太敢或者不愿意碰的话题,爱直言不讳地说一些别人不爱听的话,然后就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了。比如批评中传学生,我何尝不知道如果用一些好评作铺垫,别人会更能接受,或者把“浮躁、功利、不读书”说得委婉一些,不这么直接。但那种瞻前顾后不痛不痒的评论一点意义都没有,很难成为议题引发注意。我写评论不太看别人的脸色,想迎合别人,让每个人为你的评论点赞,那是不可能的,讲正确的废话和万能的套话也毫无价值。评论的价值不在于让人认同,而在于提起议题引发思考。
说实话,我不太在乎我的评论发出来后大众即刻的反应,那种反应往往不是理性的看法,而是立场、利益和情绪。我在意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别人的看法,其一,经过时间的沉淀,如果别人还记得你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众不同,并非是速朽的快餐,能在热点之后给人留下印象;其二,经过时间的沉淀,立场和情绪已被过滤,那时候的看法会更真实。让我欣慰的是,我的不少文章,无论是“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新媒体”,还是“雪夜妄评”,当时引发了不小争议,一段时间后,甚至不少被批评对象都表达了对我观点的认同。这也是让我很有成就感的事。
相比大众的看法,我也更看重业界和学界对我评论的看法,我的评论连续两年入选凤凰网所评的年度十大评论,与其他5篇评论一起候选新浪网的年度评论,很多学校的新闻评论老师都拿我的评论当案例进行教学,这种专业认同也是我坚守的动力吧。
作为一名自媒体人,您认为怎样的商业模式比较容易盈利?未来自己的公号会不会有这种打算?
曹林:不太想通过公号去赚钱,因为我不想迎合大众,不想让自己的评论成为消费品。这就是我表达的一个平台,我是自己的总编辑,我经常说,我是写评论的,不是捏脚的,不是为了让读者舒服。如果总想着盈利,就会让评论沦为捏脚的,盯着阅读量,盯着读者的趣味,将自己变得不伦不类。我就是我,我写的评论就是我的想法,我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爱看不爱。我想,目前的7万粉丝也是认同我这种任性的价值观才关注我的。有人说,成功的公号都是三观不正的人做的,火爆的公号文章多是那种剑走偏锋、抖机灵或没有节操的,正经写评论的人公号永远不会火,我是一个正经讲道理的人,有自知之名,不会追求火。
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对自己以及公号运营的展望?
曹林:看我的评论,很多人会觉得我肯定是一个没啥朋友、性格很孤僻、不苟言笑的人――不要被文字所欺骗,我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朋友很多、性格很温和、很喜欢开玩笑的人,朋友圈里晒爱自拍,饭局上爱调侃,课堂上爱跟学生开玩笑,生活中是一个逗比。希望自己新一年能有更多读书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研究,能学好英语拓展自己的视野,能有更多时间陪我亲爱的儿子和妻子。对公号,会一如既往地勤奋更新,不作什么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