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媒体视频平台“二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与真格基金,融资金额超过5000万人民币。成立不满一年时间,“二更”的估值已增加10余倍。


从内容上,自媒体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从运营上,只有把握新的渠道与模式,才能遇见自己的用户。个人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二更”为何如此值钱?新媒对话二更CEO李明,告诉你答案。



“二更”CEO李明


李明,87年生人,原“深夜食堂”公号创始人,现任二更CEO。


二更公司拥有两大媒体品牌:“二更”和“二更食堂”。二更每天发布一期原创视频,每期通过一个人物的视角,来表现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演进。二更食堂更关注年轻白领女性的情感与生活主张,内容以图文为主,通过食堂君和小堂妹两个角色,表达目标用户的价值观。今年还将推出一个城市系列,关注各个地方的城市人文。


3月23日,在清博新媒体指数平台(www.gsdata.cn)搜索“二更”,可以看到“二更”总排名456 ,微信传播指数WCI: 1089.01;“二更食堂”总排名163, 微信传播指数WCI: 1203.66。




●    

从“深夜食堂”到“二更食堂”


李明大学所学专业是社会学,本想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但阴差阳错却在毕业后进入了互联网行业,从事产品经理的工作。六七年之后,李明感觉自己在产品这个专业领域中遇到了瓶颈。因为在他看来,在大公司中做运营,从想法成型,到由下至上的沟通,以及由上往下的决策推进,再到最后拿到尝试的结果,整个流程往往长达一个月,这不能满足他在整个业务链条上的效率要求。

2014年初,自媒体方兴未艾,朋友介绍李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他发现自媒体很纯粹,可以不用关心产品和技术问题,专心运营和推广,所以很快就注册了一个。因为爱看一部日剧,“深夜食堂”就这样应运而生。“早期我选择了奇人异事、宠物、美食等等领域的内容,都不太成功。由于我一直玩豆瓣,认识一些豆瓣上写字的人,自己也会写一些,所以就开始尝试把这些暖心小故事和励志文字发布到深夜食堂里,效果很好,就一直延续了这个定位。”李明在对话中这样介绍。


2015年初,“深夜食堂”的粉丝数已经过百万,在圈内有了一些影响力。但光靠李明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运营一个规模如此大的自媒体,已经非常力不从心。所以,他开始考虑全职来做。这个时候,李明认识了他的合伙人丁丰,“二人对于新媒体的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观点都非常一致,而且在性格和从业经验上极其互补。当他提出一起做二更视频项目时,我就义不容辞加入了。”


2015年5月, “深夜食堂”与“二更”合并, 7月, “深夜食堂”正式更名为“二更食堂”。李明出任 “二更”CEO,负责二更公司的整体运营。


●    

不希望在更激烈的竞争中掉队


“2015年初是自媒体竞争升级的时间。经过早期草根自媒体的野蛮生长,在2015年这个时间点,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从零开始的大号。这个时间,有资源有人才有媒体优势的“正规军”开始进场,很多人还带着资本来,通过推广快速建立了一批新的正规军大号。同时,平台和业内都开始重视原创优质内容,我当时判断如果不能产出优质原创内容,又没有资本的推动,一年之内很多草根大号都会失去竞争了。不希望我的自媒体会在接下来更激烈的竞争中掉队。


“同时,也因为深夜食堂一直以来是以文字内容为主,打交道的多是写字的作者和出版社,在2014、2015年时,由于IP概念的兴起,这些人都开始往影视IP开发上转型。这也是我们把图文内容的深夜食堂与视频内容的二更合并的原因。食堂产生IP,二更做影视开发。合并后,我们一直在围绕二更食堂的品牌属性以及用户需求开发新的视频化的产品。虽然有失败,但逐渐摸清了方向。”


李明坦陈,将“深夜食堂”更名为“二更食堂”时,确实有担心对粉丝和品牌有不利影响,但实际结果说明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反而强化了公司品牌,算是利大于弊。内容定位也并没有因为更名发生变化,依然是走暖心和陪伴的路线,传达年轻女性的生活与情感主张。


李明说,“二更”这个名字来源于时间的概念,代表晚上9点-11点,这个时间是自媒体最活跃的时间段,加上他们主打的内容又和中国文化有关,所以选用了“二更”这个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名字。


●    

自媒体本身的盈利天花板很低


谈到商业模式,李明认为,自媒体本身的增长和盈利天花板是很低的。普遍的商业模式是依靠广告盈利,也就是说,全年收入 =单条广告价格 x全年广告数量。而且,每一次广告都是对品牌和粉丝的伤害,因此从长远来看,自媒体的盈利空间有限。然而,对于二更(公司)来说,自媒体只是整个业务链条中的一环,自媒体是公司整体的品牌曝光、客户和资源获取的渠道,公司还可以依靠自媒体背后的内容生产团队、商业策划团队、营销团队、渠道发行团队,来实现视频内容的制作、商业营销策划、商业内容分发等,让更多环节实现盈利,甚至实现几何式增长,同时不伤害品牌和粉丝。


而这正是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东风。“其实在内容层面,我们和过去的TVC年代,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但由于新媒体的出现,运营的手段和渠道发生了改变,我们才可以精准地找到我们的受众,因此才有了二更作为媒体的生存空间。我们很感谢互联网和新媒体,因为在传统电视时代,甚至在几年前的互联网上,这样的内容是没有人看的。”


同时,这阵东风也吹来了大量传统电视人的合作。“由于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时代)他们创作这类的作品得不到认可和收视率,因此更愿意在内容层面主动和二更合作。到今天,我们已经有遍布全国乃至国外的100多个视频团队或影视公司成为 ‘二更伙伴’。也是由于二更作为一个影视聚合平台,产生的资源整合价值,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    

二更在做‘有情怀’的事


关于内容,“简单的说,二更在做‘有情怀’的事,更具体地说,二更的内容,都是通过一个人物的视角,去表现这个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演进。这是二更作为媒体的态度。”



二更一周年视频


与同类型主打生活短视频的视频品牌相比,比如“一条”,李明认为“二更”与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二更关注的是社会人文的内涵,关注社会与时代的演变,而“一条”关注的是“物质的美学”,所以本质是不同的。两者的属性不同决定了双方的商业模式有根本差异。二更在做的是新媒体视频平台,通过平台的运作来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创作效率和营销效果,而“一条”的模式是吸引精准用户,通过电商形成购买,来实现商业闭环。


“我认为自媒体要脱颖而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优质的原创内容,这是竞争的基础;

2、清晰的价值主张,以便增加粉丝粘性与口碑;

3、做好推广运营,知道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用各种方式吸引他们;

4、现在自媒体市场已经没有了增量市场,大家都在争夺存量市场,也就是从蓝海变成了红海,所以要在大红海中找到一些细分的小蓝海,也就是一些细分的垂直领域,这些领域竞争比较少,甚至还是空白,更容易脱颖而出。


二更创始人丁丰先生说过,二更并不认为自己是自媒体,而是希望打造成中国主流商业视频新媒体,专注移动端视频运作的公司。李明自己也认为,自媒体现在只是整个二更生态中的一部分。在二更的生态中,包含了内容、客户、媒介三种关系。二更的平台化运作,是将这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对接,是专业的视频生产和发行平台,并不同于主流视频平台直接面对观众,有各大视频门户、视频app、自媒体矩阵等线上资源,也有航班、地铁、公交、电视台等地面播出资源。


●    

新媒体时代更大地释放媒体人的价值


近期,二更启动了“二更伙伴”项目,扶持PGC合作伙伴的全领域发展。由传统的PGC视频制作伙伴,转型为基于二更原创新媒体视频平台的全天候、全领域、全渠道的战略协作同盟。而这一战略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新媒体时代媒体环境的变化。“二更背后有上百个影视团队,这些团队大都是从传统的媒体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团队,由于媒体环境发生变化, 他们或多或少面临业务萎缩、客户流失的状况,主动或被动在转型,二更的‘二更伙伴’计划,吸纳这些团队,就是为了帮助大家一起转型,能够在新的媒体环境中,走得更远。”



拍摄现场


开放多元的新媒体时代永远欢迎敢想敢做的人,除了美食、时尚、艺术、公益领域之外,目前二更正在做旅游、体育、财经几个新领域,未来还会开辟汽车、娱乐、游戏、健康等更多领域。 正如李明所说,“我们的团队,以及我们的二更伙伴,大部分都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过来。我们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媒体人的价值不会削弱,反而会得以更大地释放。


预祝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拥有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