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企鹅智酷”发布的2016版《微信数据化报告》,涵盖社交、支付、媒体、生活服务、企业服务五项微信业务的数据和趋势解读。今天小新着重为你解读,这份《微信数据化报告》透露出的2016年微信公号的7大趋势。


1
公众号红利期已过,但刚性需求仍在


微信公众平台从2012年8月上线至今,经过3年多时间的发展,微信公众号红利期已经过去,目前面临着微信公众号运营难度越来越大、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户粘性和阅读量越来越低等等运营障碍,但这并不影响用户对于公众号的刚性需求。在微信功能的使用调查中,公众号的使用率排名第三,仅次于朋友圈和收发消息两大功能的使用。在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平台上可以看到,日常监测的37万左右的公众号,日总阅读量达7亿左右。






2
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成为第二大资讯获取平台


从“你每天最主要新闻获取来源是?”的调研数据结果来看,除去手机新闻APP之外,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是用户获取新闻来源的第二大渠道。微博的用户弱关系热点强传播特点构成了广场式传播,而微信的用户强关系热点直线传播则构成了客厅式传播。就传播方式来说,微博是涟漪式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效率高;微信更多是直线式传播,用户喜欢某个内容推荐给朋友,更柔和,更具有亲和力。两大平台因其不同的优势,成为资讯获取的第二主流平台。




3
价值第一和娱乐为王并不冲突


在这份报告中,结果显示,促成用户分享文章的三大要素是:价值,趣味,感动。满足这三点其中的一点,就能触动用户的分享欲望,使一篇文章成为“高分享量的文章”。不过也有这么一种说法,“高分享量的文章”一定会被大量阅读,但是有些被大量阅读的文章,并不会被分享。那么什么样的文章会被大量阅读呢?在《年度微信500强文章解读|独家》中,分析2015年的前500名热门文章显示,39%的文章为幽默搞笑类,18%的文章为心灵鸡汤类,13%的文章为时政热点。深度文章也占得一席,为9%。是选择价值第一,还是选择娱乐为王,由公众号运营者自己选择。






4
个人运营公众号日趋吃力,需抱团合力、整合资源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一句话,足矣让每个人都期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然而随着公众号红利期的结束,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的需求日渐凸显,2016年,公众号的运营必然会需要更大的投入力度。想要在2016年,把微信公众号做好,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必须要抱团合力,整合资源。如果想单打独斗做好一个公众号,对内容的创意、专业等要求更高,从而获得投资。




5
政务机构加速进入新媒体平台


在“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主要目的”调查中,了解政务信息排名第四。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利用新媒体这个低成本而快捷的民意调查平台,将政务微信平台充当信息发布、咨询便民平台,同时兼顾作为政策评估、民意反馈的“舆评”平台,这对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把握舆情走势,发挥政府的服务效能都具有重大价值。从上周的政务公号排名截图来看,“共产党员”、“上海发布”、“佛山发布”周阅读量均超过100万,政务信息传播广泛。






6
运用微信营销实现O2O转化会更明显


在“使用微信公众账号的主要用途”调查中,营销宣传排名第二,其次是客户互动,业务咨询,电商平台,客户管理等。有了微信公众平台后,传统线下商家实现O2O闭环营销变得更加简单,把线下的用户吸引到公众平台,再从公众平台把用户拉到线下消费,通过公众平台与消费者建立感情和粘性,维护、激活老客户,带动、发展新客户,通过公众平台进行预约和支付。而随着微信的提现收费,微信将进一步把用户从社交场景转移到支付场景,打造闭环支付圈。




7
获取用户的成本会更高,投资力度将加大


微信红利就像房价一样,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在红利期结束后,涨粉剩下两种方法,第一,大大方方花钱,第二,老老实实做内容。据相关消息,目前获取一个活跃度高的真粉,成本在3-5块钱。随着市场的成型,官方各种营销手段的监管,以及用户自身的市场被教育,成本上升已经成为自然的事情。2016年微信用户的获取成本将会更高,公众平台的运营者投资力度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