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由微博和清博大数据联合举办的“新媒体影响力·广州沙龙”在美丽的羊城精彩开幕!现场大咖云集,清博大数据将陆续为大家奉上各位大咖的精彩内容。


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曹林,以《新媒体人的传统基因和原始积累》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曹林以三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了“互联网+综合症”,即过渡依赖网络和社交平台带来的影响,并且提出我们需要“互联网-”的思维。


●    

媒体人需要互联网减思维


曹林老师一上来就开始了他的“曹氏吐槽”,他表示,我们整天说新媒体,但其实在中国当下很多人不生存于自媒体的环境里面。曹林认为,我们作为媒体人要做好媒体、新闻,首先就要有互联网-的思维。谈“互联网-”并不是说不要互联网、不要新媒体,我们过度地讲一件东西,会物极必反,会对我们新闻带来很多错觉,比如信息的疲劳和专注度的削弱都是影响

 

曹林建议道:“大家还是要买一份报纸,因为社交平台影响了我们的专注,很难有超过10分钟的专注,我写文章很多时候在飞机上,很多有深入思考的文章都在飞机上,因为营造了“互联网-”,可以免于社交平台的影响,当然也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


●    

传播学敏感:网络和社交语境中的交流


曹林首先举了女生最烦用语的案例,他认为,之所以这些词受到女生们的讨厌。首先因为这个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更重要的是这些话在什么媒介说,我们新闻是传播媒体,不在于什么内容,更重要是在什么媒介上说。很多都是在社交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说的,不是面对面的,面对面会传达很多的信息,不止一句话,还有表情,会传递感官上的温度,但是依赖手机的交流不行,怎么摆脱这种过渡的依赖?




●    

过度依赖网络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我们看新闻的时候,很容易被那个积极借助新媒体网络的人牵着鼻子。当我们过度看新闻和依赖网络时,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前年八月在安徽一所大学发生冲突,一位女大学生发微博说被一位老人讹诈,老人摔倒了说是她碰倒的,但是女生说不是她碰的,没有图说不清,网友一边倒指向老人,一天后警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承担15%的责任。为什么事实不清大家都倒向女大学生?因为女大学生会发微博,老人不会发微博。面对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于那种善于在媒体上说话、善于借助微博发声、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那一方保持警惕。很多事件都是我们轻易地相信了这一方。



●    

很多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失去了传统判断力



曹林表示,环球网摆的乌龙引发这样的思考:其实很多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失去了传统判断力。传统媒体的基本原则:1、寻找另外一个信息源。2、另外一个信息源必须比前一个信息源更加权威。3、核实的信息源必须是第一手的


当我们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平台的时候没有了传统的规范,很多时候就会扭曲了。


●    

如何面对“内容为王就是一个屁”


很多人唱衰传统媒体。“内容为王就是一个屁”,是因为他有了这个资本谈更高的技术、途径,而不是基本的内容生成能够都没有就空谈。长得好看的人才说其实长相不是太重要的,其千万不要被他这种判断误解了。所以今天的平台、技术、途径不断变化,其实活跃这些平台上,积极发声的不论是大V还是网红主要还是这一群人,这一群人有这个共同的背景,比如有传统媒体的基因,有传统媒体的原始积累。所以学新闻的工作最好还是从传统媒体做起,你还是需要传统媒体选题、创造的内容生产能力,而不是上台就盯着标题、流量、点击量,做得长盛不衰的都是有着传统的生产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