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果壳网总编徐来接受清博邀请,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群访。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咳咳,不扯淡了,直接上干货,奉上群访实录,带乃们看看@拇姬 都说了点什么?


●    

双方客套、寒暄、装逼环节


清博主持人晴野我们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果壳网总编辑徐来老师,大名鼎鼎的@拇姬,跟大家聊一下果壳网新媒体运营相关问题。徐老师,群里的宝宝们等了一周,终于看到您入群了!


徐来:大家好!我是徐来,非常感谢清博,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


清博群访保安:主持人提问环节,大家不许插话,以保证群友都能看到徐来老师的回答,不听话的,警告两次后,踢出群聊。


●    

清博美女主持提问(据说后面有图)


清博主持人晴野Q1徐来老师,果壳做内容的编辑们都有学哪些专业的?怎么解决懂科学知识的编辑不会写文章,写文章的不懂科学知识这种矛盾?(BY果壳粉丝Akeke8511)


徐来:我们的编辑,专业方向还是比较全面的,生物、物理、化学、电子各方向都有,在运营方向上,也包括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编辑,我本人则是出身在中文系的。在编辑的招募方面,其实我们比较看重的是专业方向,以及基于专业方向的运营拓展能力。(小编按:想应聘的小伙伴知道怎么做了吗?)


所以,对我们来说,不存在“懂科学知识的编辑不会写文章”的问题。可以假设他们完全不会写,然后从头开始培养。不过实际上,状况比完全不会写好得多。


清博主持人晴野Q2:果壳网公众号是如何把枯燥的科普知识,变成趣味性可读性很强的文章?文章的选题都有哪些来源?UGC比例占多少?(清博小编 anran)


徐来: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可以变成有趣的内容的。一方面,我们会对公众的需求进行预判断,并且基于这个判断来进行选材;另一方面,对于有些话题,即使是无趣的,我们也必须推进,比如那些重大的科研突破,以及重要的科学论题。


从技术上说,我们所发的内容,全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UGC。这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在科学传播这个领域当中,纯粹意义上的UGC可能是无效的,因为你很可能无从判别其准确性。毕竟在这个领域内,准确性应该是首要的。


清博主持人晴野Q3:果壳的微信标题都很有趣很吸引人,怎么取简单粗暴有效有趣阅读量10w+的标题?现在果壳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微信矩阵,请问您是如何规划的呢?果壳未来的运营还要增加矩阵吗?(网友菠菜)


徐来:我觉得,果壳网微信标题的“吸引人”首先是基于内容的吸引人。其实大家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单纯靠标题来忽悠读者进来,实际上是意义不大的,可能一时一事能得到好处,但不是一个长期有效运营的手段


同时,10万+也并非我们的目的。我们在进行内部考核的时候会考虑阅读数,但我们始终没有简单追求阅读数。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即使一个话题,不那么有趣,我们知道没有太多的人看,可能永远都做不到10万+,我们也会因为价值观的原因而去做。比如此前我们在《奇妙的朋友》节目上的议题设置,再比如我们内部评价最高的几篇文章(像是ent的《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


矩阵的拓展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容运营变得更垂直。虽然大家会把科普视为一个垂直领域,但实际上在运营中我们发现,这个垂直度可能还不够,还需要细分,以便更深入地进入到人群,为他们提供信息。


所以我们的矩阵规划,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往前走的,其中许多内容,实际上是去强化了我们运作得比较成熟的一些细分方向。比如食品、比如美容和皮肤护理、比如自然生态等等。


清博主持人晴野Q4:果壳里有一些“十八禁”的内容,比如科普两性话题的,你们如何去把控这个度?不怕有关部门吗?(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讲座小精灵”公号运营 丞)


徐来:我不太赞同这个提问。果壳网并没有十八禁内容,我们会有一些块面,会有关于性科普,乃至性技巧探讨等方面的内容,但这个和18禁是有明显区别的。最基本的一点,我并不认为对一个读者而言,这些内容是19岁以上才需要接触的——这是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一个非常尴尬的误解。对我们而言,性是科学的一部分。


对高质量的性的追求,是每一个人都值得去做的。我们会提供技巧和体验上的讨论和交流,当然其中也免不了会涉及到一些带有猎奇色彩的内容。但这个和色情内容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也不会去渲染性行为。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的浏览者中,有一些的年龄段比我们想象的要低。他们可能是不适合接触这些内容的。所以,在后期,我们把这个部分的内容单独切出去,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也就是“知性”。


清博主持人晴野Q5:您曾经提到,粉碎谣言很多不一定要靠做实验,搜集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就能为绝大部分问题找到答案。您怎么看待人类已有知识的边界,是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范围?边界与范围之间的地带造成的无法普及,是否就是滋生谣言的一个条件? 我觉得很多“民科”就是因为对某些学科已有知识边界的无知而拥有的勇气,误信自己正在进行发明创造,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您怎么看?(好奇网友 深海飞云)


徐来: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误解。当我们谈及谣言的时候,总是有人要求我们“实验”一下。大多数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一点:你碰到过的问题,其实前人(有的时候真的是闲的蛋疼)都已经研究过了。。。


人类的知识边界,我想,就像“博士是什么”那个漫画一样吧,不知大家看过没有,博士就是在人类知识边界上突破的那一小点。(如下图)




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拓展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当然,这个问题是切实存在的。随着专业性的扩展,绝大多数人离开具体的知识点(也就是那个小突破)越来越远。


而且,其中的认知成本也越来越高。(当然,其实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去了解那些东西的必要)这样的隔阂,确实造成了一些谣言。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谣言并非由此造成的。


谣言其实根植于人性。一个能传播起来的谣言,要么有用,要么有趣,同时,它通常还要符合一个要求,那就是“低成本”。花个小钱就能办到的事情,这样的谣言才有传播的可能性。


这就好比是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庞大的角马群。其中的个体随时可能被惊扰而奔窜。周围的个人也会跟着奔窜,毫无理由。因为奔窜的成本很低,而不奔窜则有可能被狮子吃掉。所以,谣言的存在是个必然。


至于民科。我个人觉得,民科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因为“无效”。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的讨论,实际上都是无效的。


清博主持人晴野Q6:我们都知道“谣言粉碎机”对科普的贡献,但真相的发现,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真相不会自然而然地出来,那么您是否同意“用谣言倒逼真相”?谣言是否也是寻找真相的一种手段、一种努力,尤其是缺少话语权的人群争取真相的手段?(新媒体小编 CCW)


徐来:我并不赞同“用谣言倒逼真相”的这种提法和做法。我可以理解,有些人因为信息掌握不足,而相信某些谣言,并主动传播它们。但这些都是无心之举。其实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止损就好。


但是,为这样的行为辩护,试图把一个错误的行为(当然,前提是它确实是错误的)粉饰成一个好行为的做法,是不可理喻的。“用谣言倒逼真相”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粉饰。在很多时候,它和它反对的东西,并无本质的区别——我无法认同这个做法。


比粉饰更糟糕的,是在掌握了相关信息的前提下,继续主动地“用谣言倒逼真相”。这其实就是一种具体而微的信息的暴行,这种往信息流里掺沙子的行为,很可能最终会伤及自己。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假如我们坚信自己的主张、立场、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对此有充分的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将战胜谬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以及我希望自己能达成的状态。


其实,反过来我们可以问一句,倒逼真的有用吗?在没有话语权的前提下,倒逼就能赢了吗?在我看来,这样除了把自己的行为和立场败坏掉,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清博主持人晴野Q7:目前果壳,知乎,煎蛋,还有新进的百度知道是我们主要看的科普网站,请您对目前科普市场作一些概括评价吧,谢谢!(“科学乐趣生活”公号运营 Satchmo)


徐来:我完全不赞同这里的设问。我并不认为知乎和煎蛋是“科普网站”。实际上,中国的科学传播网站,除了果壳网之外还有很多,但恰好不包括知乎和煎蛋。为什么呢?其实理由在我之前的回答当中,已经涉及到了。


科学传播的工作是建立在科研的大平台之上的,科学准确应该是一个基本要求。但在UGC的状态下,实际上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站点包含有自然科学或者科学技术的内容,就认为它是一个科普网站,新浪新闻有科学的部分,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网站吗?天涯论坛也有,它是一个科学传播网站吗?“科普市场”这个说法有点儿大,说实话,有点儿不知道从何说起。


但是无论如何,可能我们首先要确认一件事,那就是“科普”是否存在一个“市场”,以及,假如有的话,这个市场有多大。在这个方向上面,我想从科学松鼠会,到果壳网,我们还是做了一些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的。


但无论如何,整个科学传播圈,所有同仁必须要往前走。只有把这个市场开拓起来了。让这个行业变得“有利可图”,那么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进入到这个领域,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下去。


相比我刚刚进入这个领域时候的状况,得承认,这两年科学传播的形势好多了。我觉得还是能看到一些光明的未来的。


清博主持人晴野Q8:观之国内的一些新媒体的社区,各平台都有自己的毒瘤。微商之于微信,约炮之于豆瓣,谩骂之于贴吧等等,果壳网可以说有些例外,一直保持着比较纯正和初始的定位,请问你们是如何做到的?或者,你们有没有自己比较头疼的毒瘤?(清华大学 我执)


徐来:有啊,广告,哈哈哈,可能是因为果壳网的搜索权重还算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有比较头痛的广告问题。


在定位方面的坚持,可能还是跟价值观有关吧。果壳网也经历过一些坎坷,一些比较艰难的时刻。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抱有的一些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


在我们看来,我们的生活跟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上就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假设科学和大众之间的桥梁,我们要做“科学的公关”。这一点确实一直都没有变过,所以我们会这样一直坚持着向前推进。


清博主持人晴野Q9:您认为社会上的新媒体这一行业是否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高校学生编辑专业毕业,想要从事新媒体编辑,您有什么建议吗?(河南农业大学 glr115)


徐来:我觉得饱和可能有点无从说起。关键是看你的目标是什么。合理的目标永远都是有机会的。当然,如何定义合理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想,很多人得出“饱和”的结论,原因其实在于他们本身进入的是一个饱和的领域,或者是一个根本不存在什么有效需求的领域。这是具体领域的问题,而非平台或者工具的问题。


入行的新人的话,我这里其实未必有太好的方向指导,因为我所知的,都仅对我和我的团队有效,对于其他团队,未必就有效。


但还是可以说一下,如果我招人,在价值观之外要考察的就是两点:1、人是否灵活有趣,这很可能与这个人的可塑性有关;2、对外部世界是否有足够的好奇心,这一点往往会影响具体的业务能力发展。(小编按:黑线加粗,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当然,在此之外,有好的文字能力,以及其他的技能,比如制图之类的,那就更好了。但这些是加分项,不是核心。


以下为美女主持人微信头像




●    

自由提问环节


自由提问环节一开始,瞬间开启了刷屏模式,这里只摘录徐来老师挑选的问题。


清博群访保安:自由提问环节,大家也要保持秩序,在老师回答问题时,除特殊情况请不要打断老师。


群友Q:果壳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区别与国内外的其他科普媒体?


徐来:从技术上说,果壳网不需要主动区别于其他科学传播媒介。国外的科学传播媒介,国内受众基本上很难接触到;国内的科学传播媒介,果壳网是领头者,“区别”我想应该是其他同行的需求,而不是果壳网的需求。我们就做好自己就好。


群友Q:果壳网会推出科学界的网红吗?


徐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问到了科学传播这个事业的软肋。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当然,提问者可能未必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个提问方式有点怪怪的,哈哈哈)


我在2014年的中期,在我们团队内部开始了一个内容生产方式的拓展。这个拓展的结果就是我们果壳TV团队,以及其《科学棒棒棒》这个产品。


开拓这个产品,主要理由有两个:1、创立新的内容输出渠道;2、制造科学代言人(那个时候IP这个说法还没有流行起来,如果流行起来,就是科学的个人IP)我们在内部有一个说法,叫“向谣言学传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谣言是非常好的研究样本。果壳TV这个思路的变化,实际上也是这么来的。这是崔永元老师教导的结果。


从2014年以来,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走——当时大家一说科学视频,想到的都是动画。为什么我不做动画我做真人,很简单,只有当真人出现,当观众能把科学信息和个人形象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对科学传播这个事业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我们主要在尝试包装三个人,我、瘦驼和ent。但是确实会碰到很多问题。我们自己也是不断在摸索。包括现在我们甚至会去用偏娱乐的方式去搭载一些信息。


比如前段时间我和《火星情报局》的合作。包括这段时间我们在直播产品线上的尝试等等。这个很难,真的非常难,做了才会有这个体会,特别难。


但是我们必须往前走,很简单,科学传播这个事业,需要搭载个人IP。这是推动这个事业往前发展,很可能的必由之路。但是真的很难,甚至在我们的团队内部,认识也不是一下子就统一起来的。


但好在我们还是有一点点渠道,而且我们对媒介工具的敏锐性还算是挺可以的,这个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优势吧。


群友Q:果壳网微信现在有多少人?目前阅读量是否有下滑趋势?


徐来:果壳网的社会化运营团队,连实习生在内,大概是10个人左右,不只是微信,包括微博矩阵以及其他客户端的运营的,目前,我没有观察到下滑趋势,实际上还能观察到上涨的趋势。


群友Q:你们的目标用户是对科技感兴趣的人,还是包括需要被科普的人?


徐来: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算是“科学传播”的最重要问题:谁是受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前在科学传播领域出现的一些流派分歧,根源很可能就在这里。因为对受众的不同界定,导致了不同流派的出现。

在我看来,科学传播的受众应该是“有需求或者可能产生需求的一般公众,”我并不认为存在“需要被科普的”这么一个群体——我只关心他们是否有需求,有需求,那就是有需求的人,没有需求,你没有办法要求他们“需要被科普”。


群友Q:果壳的科普作者们,都是怎么被挖掘到的呢?果壳最终的定位是否为平台化?


徐来:从我个人开始,果壳的编辑运营团队在科学传播这个领域本身已经有很很深入的经营,所以作者队伍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特别棘手的问题。


很多作者,都是我们的亲朋故交,同学老师。最终定位是否是平台化这个设问,我不是特别理解。但是我想,即使“果壳网”想做一个平台,那么科学传播事业本身的规模是否足以支撑这个平台,可能都是成问题的吧。


群友Q:我现在刚开始微信号的运营,很多知识都很不足,但却不知道应从何入手?请问您在果壳初期,做过哪些尝试?有什么方法、书籍或者是比较好的学习渠道推荐?


徐来:我觉得可能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其实我们团队内部在尝试总结,从目标的设定开始到整个战略战术的规划,到一些细节,比如文字处理和图片处理等等,但是要讨论的东西太多,我们自己的工作又比较多,所以推进比较慢。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多做多看多分析一定是基本途径。实际上,我们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包括现在,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还是在尽可能收集各种运营者的案例,我们自己做分析,哪里是好的,哪里是不好的,如何改进。这个可能确实是笨办法,但是我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效的办法。


清博主持人晴野我们本来有个问题也跟上面一个问题类似,提到微信公号整体打开率逐渐走低,因为时间关系临时删掉了。徐老师选到的这几个问题,回答得也依然非常详尽,老师不停打字真的辛苦了,还依然这么认真,感谢徐老师!这个问题就算我们最后一个问题了。


群友Q:直接插入舆论热点,比如数码科技这块,结合科技发展趋势解构舆论心理引导客观的科学认知观……这可以算科普(⊙o⊙)嘛,我觉得这个会比较容易引起大众对科普介入的兴趣。


徐来:最后说一句,哈哈哈。数码科技几乎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的舆论热点。


清博主持人晴野:好的,今天我们的群访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徐来老师!今天群里也有一些默默潜水的大咖,各位群友也都很活跃,谢谢大家的踊跃参与!今天群访的文字整理版会在清博公众号发出,清博接下来还会继续推出大咖群访,敬请期待!


(群访到此结束,正文或有疏漏,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