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定制、合作:185-1911-0232
欢迎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群访专家:傅文仁 
 清博副总裁、清博研究院院长

专家简介
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博研究院院长,高级记者,舆情高级分析师,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曾任网络舆情信息基地、《网络新舆情》总监。从事新闻采编、网络舆情研究、舆情事件处置工作21年。

拥有50多篇作品获得各类新闻奖,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参与编写了高校教材《舆情学概论》、撰写出版《党政干部舆情工作手册》。先后为委办局、国有大型企业及高校进行了200多场网络舆情相关内容的培训讲座。指导开发了大数据舆情管理产品“网络形象管理系统”。

群访问答
Q
A
&
Q1:据我们所知,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傅老师已从事20多年的新闻和舆情工作。请问您对舆情有哪些基本观点?

答: 介绍中已经提到了我的经历,96年9月考入报社,从新闻采写到网络研究,已经21年了。近些年,每天都盯着网上大大小小的事,跟同事们一起持续地研究、参与处置各类舆情事件,给高校研究生开课,还经常性地跟各条战线的领导们沟通舆情处置经验感受,参加过国内外众多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的学术会议,也和同事们一起应邀写作了《党政舆情工作手册》。但还真没有全面去总结,没有成系统的观点,只有一些实际的操作感受吧。

首先,舆情研究、舆情处置是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开个舆情研究学术会议,到场的可以有新闻、计算机、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情报学、统计学等等七八个学科的学者。处置一个舆情事件,可以涉及网信、宣传、军队、公安、消防、交通、政府、社会组织等部门。


其次,功夫在网下。有人把“封堵删拖”称为中国式的舆情处置,宣传部门的领导受折磨。就是到当下,这几招都还很有市场。分析每一个舆情事件,除突发事件外,社会性的舆情事件,都是社会矛盾积而未解的结果。

第三,处置有技巧。网络是个情绪化的反应场,网络暴力、盲目围观、刻奇心理、首因效应、沉默螺旋等等现象和规律说明,如放任不管,可洪水涛天,辗压当事者并伤及无辜;如反应过度,也自作多情无事生非。所以即使是新闻发布,公布真相,起码也要懂得“假话不能说,真话不能全说”。

第四、动员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了。前几天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规定最迟应在24小时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它政务舆情就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此前人民网提出了“舆情回应黄金四小时”,但在移动传播场景下,一小时就可以生成一场街头事件。

还有,没有任何舆情事件的处置方法是可以照搬到另一个舆情事件上去的。同样是建垃圾焚烧场引起的邻避事件,有的闹大了停工了,有的抓了造谣者硬是把事件压下去了。有的领导不相信舆情专家的建议,结果经验没有帮上忙,决策被打脸。

Q
A
&
Q2:您对舆情演变规律有什么判断?

答:网络舆情的演变的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套用奥运会精神的那几个字,舆情的发展趋势将是“更快、更高、更强”。舆情事件生成、网络传播时间“更快”,传播影响面、掀起舆论热度“更高”,舆情破坏力程度“更强”。如果还加一个词的话,那就是“更广”,这个是指参与的人数。到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56亿。这些都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讯技术长足进步的结果。互联网不仅解构了众多的传统行业,而且迅速改变了传播的格局。现在的传播已经不止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进入了“一定场景下的信息体验”了。

Q
A
&
Q3:舆情工作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答:在信息收集上,已经进入利用大数据舆情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数据采集网络信息了。

在表现形式上,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标签化、脸谱化描绘,可视化、网络化、移动化表达,智能式、层级式、模块式输出。

在服务方式上,已经进入专家式服务,为您量身定做,给您贴身服务,替您分忧解难。我还提出了“形象战略传播大数据”这一概念。

Q
A
&
Q4:有人认为,“做舆情工作就是帮单位灭火,就是帮别人消灾,甚至有人认为是压制民意”,您怎么看?

答:狭义的舆情工作的确被人认为是“灭火、消灾”,是针对负面舆情而展开的工作。但无论是持“舆情就是舆论”、“舆情是社会民众的情绪表达”、“网络舆情就是网络形象”中的哪一种观点的人,都认为舆情具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两面。即使是纯负面的舆情事件,也可能会转“危”为“机”,甚至有些策划公司刻意碰触底线,通过策划负面事件来达到传播效果。

通过大数据舆情系统,我们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关于“自己”的网络信息,了解“自己”的网络形象,从而可以着力放大“自己”强项,提升“自己”弱项 ,修补“自己”的缺陷。

我提出的“形象战略传播大数据系统”,就是利用网络大数据来分析“自己”,从而达到打造强壮的网络形象的目的。

Q
A
&
Q5:就舆情研究和处置,清博研究院准备做哪些工作?

答:清博研究院目前能够提供以下服务项目:


监测平台:舆情监测、专题分析、舆情预警、舆情报告;


分析报告:基础日常报告、行业舆情报告、课题报告;


舆情研究:热点事件跟踪分析、舆情现象或规律分析、学术理论研究、舆情处置对策研判;


危机公关:突发事件处置、协助控制和解决负面舆情。

清博研究院能够提供以下舆情产品:


能提供的舆情产品形式:舆情事件分析报告、综合性专题报告、舆情处置报告、课题研究报告、学术研究报告、数据综合报告、各类智库报告、技能培训等。

Q
A
&
Q6:对于校园舆情,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析?

答:学校是个相对封闭的群体。其舆情与社会舆情有一定的差别。它的对象主要是青春期的大学生和学校的教职员工,其内容主要是师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其空间范围以校园为主而又广受校园外影响。


校园舆情的特点表现在:


(1)内容与形式的复杂性。既有学生们学习生活、情感交往、心理调适等个人问题,也有社会交往、社会就业、社会活动参与所带来的问题;既有一些显性原因引发的舆情,也有一些隐性的原因引发舆情。

(2)爆发与演化的突发性。由于人群集中、沟通快捷、代入感强,所以大学生舆情具有迅速产生,快速蔓延等特点。

(3)性质与影响的多样性。校园舆情的社会关注度较高,尤其是自杀、群体性校园事件等等,不仅在校内而且对校外都有着较大的幅射和动员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校园舆情的处置应该是教育防范在先,监测发现及时,师生参与处置,理解疏导为主,谨防用力过度!

在具体舆情事件的分析处置方法上,首先是基本判断:快速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真相、关联因素、严重程度、发展方向;其次是关联利用:充分用好班团组织、学生团休、家长闺蜜等关联作用。组织结构与其它类型的舆情事件。

Q
A
&
Q7:请问网络视频直播是否可以参与到舆情热点中,如何做才能有所作为?

答:网络直播在负面舆情事件中,绝对是添油加醋的做法。对于舆情事件的动员和传播,网络视频直播有着非常快捷而现实的传导作用。在南方水灾中,在多个邻避事件中,大家都看到了网络视频直播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在正能量事件中,这种传播当然是有益的及时的,但在涉谣和事态不明晰时,直播者如果帮倒忙,就会增加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难度,起着推波助澜、蛊惑人心的作用。


Q
A
&
Q8:全国商业网站、央媒(包括其新媒体)不断渗透地方,各类自媒体崛起,媒体变革加速。地方新闻网站如何生存地更好?

答:网站已是旧媒体了,网络更新加带,网民四五年一代,代际更替速度也越来越快。地方新闻网站的点击率越来越低,有的只是一个展示作用了。像党报一样,有政府拨款的还可以维系一段时间,但固守在IP网页上去展示,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Q
A
&
Q9:怎么利用互联网建立官民沟通的常态机制呢?

答:政府一直在努力做这件事,各级领导也一直在强调。几天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通知》规定了政务舆情回应“谁负责”、“重点在哪”、“如何提高实效”、“如何督促检查和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都规定了。

想看更多大咖群访,可加入“清博舆情朋友圈”群
加入方式:加清博小舆微信(qbxy001)
发送“姓名+单位+职位”
找专家、找同行,何必用尽洪荒之力!!